纤细裸藻及其褪色突变株残留质体基因的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裸藻属是一类单细胞鞭毛藻,其叶绿体有3层被膜,具叶绿素a和b,被认为起源于某种单细胞绿藻的次级内共生。其中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的叶绿体对多种化学和物理因子敏感,如紫外线、持续高温、链霉素等都可以诱导藻株的褪色,使其成为褪色突变株。本实验用氧氟沙星处理纤细裸藻,获得了5个褪色突变株,利用已知的纤细裸藻叶绿体基因组设计引物,在5株褪色突变株中均发现了12个残留质体基因,分别为rps2、rps3、rps8、rps14、rpl5、rpl14、rpl16、psaC、psbA、petB、rbcL、5srRNA基因。野生型和OflB2褪色突变株黑暗培养5天后,继续黑暗或光刺激0.5h及3h,用qRT-PCR方法检测11个残留质体基因(除了rpl16)在黑暗及不同的光刺激时间下的表达。结果表明,持续黑暗培养时,野生型与OflB2褪色突变株的所有残留质体基因的表达差异均不显著,但他们对光刺激的响应情况不同:野生型在光刺激条件下有6个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分别为rps2、rps3、rps8、psaC、petB、rbcL基因;有5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其中rpl5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而5srRNA、rps14、rpl14及psbA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而OflB2褪色突变株在光刺激条件下有6个基因的表达差异显著,rpl5、5srRNA、rps14、rps2、rps8及petB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其余的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本文获得的褪色突变株保留了部分质体DNA,且部分质体基因对光照有响应,该研究将会有助于理解叶绿体的进化,解答普遍存在于非光合生物中的质体DNA功能之谜。
其他文献
河流的加积和下切过程及其与构造和气候的关系是近期河流地貌演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准确测定河流加积和下切的时间是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源自天山北麓的北天山呼图壁河位于山
本研究对源于田间库尔勒香梨的一株梨黑斑链格孢菌(Alternaria gaisen)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并通过不同营养基质的培养,对其进行了产毒含量分析。根据文献调研发现木醋液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研究采用木醋液对梨黑斑链格孢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初步得到木醋液对梨黑斑链格孢菌的抑制机理。通过对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与鉴定,从中分得到了6个次生代谢产物,分别为交链孢烯(1)、链格苝醇(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但由于长期处于低温、高辐射的状态使其对全球变化较敏感。近年来,人为扰动和气候变化使该生态系统经历着生物多样性降低、初级生产力
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单个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难以获取足够的信息,对不同任务,不同对象进行全面的描述。随着智慧城市对不同数据的需求增大,如何利用多传感器进行数据融合成为现在
本研究以山东烟台、陕西泾阳、宁夏玉泉营、云南香格里拉、新疆五家渠等5个产区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美乐(Merlot)、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霞多丽(Chardonn
在成矿预测领域,地质资料种类丰富,数据量大,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得以体现,机器学习算法成矿预测逐渐辅助甚至替代了传统的找矿方式。但由于数据问题或各算法自身的局限性,单
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与协同设计的大型复杂系统,由于具有不同于传统控制系统的高度集成以及高度网络化的特点,CPS在各重大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网络层的开放共享给CPS的实际应用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CPS所面临的风险。这些潜在风险中,网络攻击凭借较大的破坏力,成为了CPS需要解决的首要安全问题。其中,拒绝服务(Denia
当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日益升高,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某些疏水性抗癌药物(例如紫杉醇)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使其疗效大打折扣,因此很多研究者致力于研发新型“药物输送系统”来改善其生物利用度。“药物输送系统”的关键在于药物载体材料,载体材料除需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还需具有保证药物稳定以及药物按需释放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羧甲基化反应将壳聚糖(CTS)修饰成亲水性的羧甲基壳聚糖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主要野生于中国南方地区,具有耐高温、耐旱、较抗病等特点,因其在南方地区适应性较好,近年在湖南省、江西省有较大的栽培面积。生产上栽培的刺葡萄
土地具有物理上的稀缺性,有以下特征:一是位置上的固定性,二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城市的空间基础建立在土地资源上,土地是城市功能延续的重要依据,并且对保持城市竞争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城市区域的建设用地占城市总面积的比重为着眼点,对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进行深入研究。京津冀地区区域位置优越,对全国经济、社会状况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战略性意义。从国家层面分析,京津冀地区各个城市之间协同发展,对于我国进行新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