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信息传递的零件结构设计及其工艺几何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降低制造成本,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工业界普遍采用了基于产品族的零件设计和变异式工艺规划策略。现在这种策略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设计工具智能化较低、设计重用困难、现有工艺资源的加工能力判定方法不便操作和零件设计信息向工艺规划等下游阶段传递不畅等。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相关领域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零件设计与工艺规划过程的特性,提出了基于特征信息传递的零件结构设计和工艺几何分析理论。提出一种根据功能要求和功能固有关系自动生成记有设计依据的零件特征结构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已给的功能固有关系,通过引入若干中间功能,生成完备的功能依赖图,在功能依赖图的基础上,根据功能与局部特征结构的映射关系,合成用特征依赖图表示的零件整体特征结构,形成参数化零件设计空间。提出基于CSG 方程求解的几何模型等价关系确定方法。基于参数化半空间概念给出参数化CSG 模型的一般形式,通过分析不同CSG 模型中参数化半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CSG 模型等价的模型参数不等式约束关系,并由此定义等价参数域,借助于线性代数领域中新提出的Γ-算法,求解这些不等式,最终得到等价参数域的显式表示,进而推导出等价参数域上不同模型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多工位共用安装的夹具布局设计方法。针对加工过程中的多个工位共用安装的情况,通过调整定位点的布局,采用特征值优化方法优化由定位点传递至被加工特征关键点处的定位误差,并通过对不同工件增加精度权因子解决了多工位问题。该方法中计算可行依赖夹紧区域的内容可以有效的处理工件中夹紧面为凹面的问题,对加工过程中的夹具设计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工件可加工性几何分析方法。通过比较用加工特征表示的串化工件模型和现有的串化加工工艺流程的加工兼容性,来判断现有工艺流程对新引入工件的加工能力。该方法实际上是通过判断两者对应子项(加工操作与工件模型)的加工特征是否匹配、装夹约束和装夹性能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来实现工件基于特征的可加工性判定。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特征信息传递的零件结构设计及其工艺几何分析的体系结构,采用Visual C++6.0、Matalab 6.5 和UG IINX2.0 等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了零件设计、特征转换、多工位夹具设计和工件可加工性几何分析等系统模块,用实例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全文,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现代制造系统正向分散化、智能化及集成化方向发展。本学位论文以面向敏捷制造环境的新一代控制系统(NCS)为研究对象,首次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NCS的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为
教学学术针对高校重视科学研究,忽视教学现象提出,将教学看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通过研究产生成果,公开发表成果,接受同行的评价、批评,用于在社团中交流反思,从而改进教
<正>2009年9月30日夜半时分,泰顺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打来电话,他激动地说,由浙闽两省联合申报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
民族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工作方面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举措。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定义、民族平等、民族发展阶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PRPLS)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例经病理确诊为P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
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475154)的资助下,结合工程设计背景,建立了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特征状态空间理论与综合指导算法,得到了复杂混联机械系统的创新设计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