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健康和长寿是每一个人所渴求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会遭受疾病的困扰,生了病就要治疗,自古以来医疗服务的供给就是一个市场行为,也就是说医疗服务是一个私人物品。医疗服务像任何商品一样,理应由市场来提供,但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垄断竞争及负外部性等因素的存在,医疗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凡是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就应该采取集体行动,政府就应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之进行干预,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新中国建国以后,我国逐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为社会主义国家,面对众多农民在身患疾病需求医疗服务、追求健康时,我国政府实施了合作医疗政策。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合作医疗政策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实施的几十年中,以其“三大支柱”--合作医疗制度、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乡村医生队伍,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困境,对保障农民建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并为国际社会所称道。但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又加其自身的缺陷,传统合作医疗政策逐步失去了效力。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为实现其向WHO承诺的“2000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开始恢复和重建传统合作医疗,但由于诸多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相对城镇居民有较好的医疗保障而言,农民的健康状况更令人堪忧,在遭遇疾病的侵袭寻求治疗时,由于我国卫生投入“城强乡弱”、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等原因,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因病致贫、因贫致贫、贫病恶性循环等现象更是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保障农民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政府在传统合作医疗政策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2002年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并从2003年开始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在政府的角色、筹资机制、组织管理、保障项目等多在方面进行了创新。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各地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扎实工作,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平稳进行,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有效的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阻滞了制度的发展,为完善该政策,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和构想。
其他文献
审计工作是推进经济持续进步以及确保经济健康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对各行各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又是审计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与新时代下审计
领导干部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干部选拔更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选拔制度经历了五次重大改革时期,从而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特别
结合实际,分析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先是解析了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意义.其次在详细论述企业政工工作管理存在难点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提升企业政工工作管理的
工程安全生产关乎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强工程安全生产是目前刻不容缓的工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断,进一步指明了加强党的
期刊
地方高校合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参加合并的地方高校,在办学实力、发展空间方面都获得了极大提升。但合并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然带来系列矛盾和问
本文是从公共组织的视角出发,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祁阳县民办学校为典型,通过分析民办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可持续的民办教育的可行性、有效性对策。   全文分为
学位
2019年我国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正式转变为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不再使用收付实现制的决算报告制度.这对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院校预算管理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