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曲子戏研究——以敦煌曲子戏和民勤曲子戏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子戏又称弦子腔、小曲子、地摊子和刨土坑,是流行于我国西北五省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小戏。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已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地方小戏。流传于甘肃省的曲子戏,因各地语音声腔的不同,在流传过程中又与当地的民歌曲调相融合,出现了各具当地语音声韵的曲子戏,各地的曲子戏名称也都冠以本地地名。曲子戏在甘肃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从敦煌到天水茫茫古丝绸之路上因路途遥远和各地语音声腔的差异,在其基调上形成的冠以地名的曲子戏,这类曲子戏名称各异,实为一体,在形成之初均吸收了当地民歌小调,它们的曲牌连缀方式都有约定俗成的格式,演出剧目都大体一样。二是民勤曲子戏即镇番曲子戏,它以民勤和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民歌小调为基础,并吸收江、浙、山、陕等地区移民传入的俚曲小调形成的,它的音乐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与甘肃其它的曲子戏完全不同。  本文采用音乐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结合所学理论知识、研读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曲子戏的现状、生存空间、音乐本体、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分别对敦煌曲子戏和民勤曲子戏进行详尽的论述,文章试从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曲子戏总结出甘肃曲子戏不同流派间的相同点与相异点,进而对甘肃曲子戏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其他文献
格式塔心理学是视觉思维的理论基础,它研究的“完形”是经由视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结构。格式塔的完形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不等于局部之和;二是异质同构即格式塔的
在城市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城市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废水等逐步增加,因此排水工程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基于此,国家与政府加大了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资
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伴随着社会动荡和民主革命的蓬勃开展,各种艺术流派呈现出风起云涌、群雄并立的局面:官方的学院主义在新兴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等流派的夹击
工程造价是建筑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资金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在整个建筑经济管理中实现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才能在最大范围内控制整个建筑工程,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在科技的持续推动下不断加速.我国各个领域都在加速发展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
通常的设计方案,主体结构设计与基坑设计一般都为2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主体结构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本文针对场地受限的项目,提出主体结构和基坑支护一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体系带来的变化,对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营改增模式主要以降低工程企业内部税收负担为目的 ,促进工程企业整体发展,因此
1 参加人员rn讨论嘉宾:rn泌尿外科贺大林、陈兴发、李磊、吴开杰医师rn医学影像科王蓉医师rn病理科梁华医师rn肿瘤内科姚煜医师rn肿瘤放疗科刘锐医师rn核医学科贾茜医师rnPET
针对简单自适应匹配(SFAM)网络结构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遗传谐振匹配网络学习算法.通过引入群体适应度均值和标准差来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针对自适应谐振网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