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混菌发酵体系中内生芽孢杆菌解除产酸菌氧化胁迫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w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工业维生素C的生产主要采用“二步发酵法”,其中第二步是由产酸菌和伴生菌共同组成的混菌发酵体系来完成,将L-山梨糖转化为维生素C的前体物质2-酮基-L-古龙酸(2-KGA)。产酸菌为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vulgare,K.vulgare),具备糖酸转化的全部酶系,单独生长极其缓慢,产酸能力弱;伴生菌大多属于芽孢杆菌属,不具备糖酸转化的酶系,单独生长容易,不产酸,但能促进产酸菌生长和产酸。混菌发酵体系中两菌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但其具体互作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由活性氧引起的氧化胁迫一直制约着2-KGA产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混菌发酵过程B.endophyticus ST-1解除K.vulgare 25B-1氧化胁迫机制进行解析,将有助于探究两菌互作的分子机制。同时为后续2-KGA产量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vulgare 25B-1)和内生芽孢杆菌(B.endophyticus ST-1)为研究对象,建立单菌发酵体系和混菌发酵体系。K.vulgare 25B-1单独发酵时,2-KGA产量为7.64±1.4 mg/mL,ORP值在-28 mV上下波动;B.endophyticus ST-1单独发酵时,ORP值维持在-234 mV~-208 mV之间;混菌发酵体系中,2-KGA产量53.85±0.6 mg/mL,ORP值维持在-184 mV~-168 mV之间。对混菌发酵体系中B.endophyticus ST-1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B.endophyticus ST-1共筛选到83个差异蛋白(40 h/18 h),其中上调蛋白45个,下调蛋白38个。GO富集和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混菌发酵体系中B.endophyticus ST-1胞内糖代谢相关途径的差异蛋白表现为上调,胞内代谢能力加强,为细胞提供丰富的能量ATP和还原力NADPH,而糖代谢以外的代谢通路中差异蛋白表现为下调,可以为K.vulgare 25B-1提供充足的中间代谢产物。对B.endophyticus ST-1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进一步筛选,氧化应激相关的共有蛋白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氧化应激相关的差异蛋白有:铁硫蛋白、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存在,可以直接或间接清除体系中存在的活性氧,缓解氧化胁迫。此外,B.endophyticus ST-1可通过调控硒化合物代谢通路,积累硒代半胱氨酸,维持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和硫氧还蛋白系统中关键酶的活性,清除体系中的活性氧,促进K.vulgare 25B-1生长与产酸。(2)外源添加谷胱甘肽于混菌发酵体系中,GSH终浓度为1 mg/mL和GSH/GSSG浓度比为50:1时均能提高2-KGA产量,缩短发酵周期,其中添加GSH/GSSG的混菌发酵体系效果更佳,表现为2-KGA产量达到72.44±0.84 mg/mL,相比Co-culture体系中2-KGA产量提高了40.63%,发酵周期缩短24 h。GSH有利于维持B.endophyticus ST-1单个细胞的游离状态,为K.vulgare 25B-1提供更多的吸附面积;GSH/GSSG体系中K.vulgare 25B-1和B.endophyticus ST-1表现出大量生长聚集成团状的现象,保证了混菌发酵体系中菌数充足;混菌发酵体系中K.vulgare 25B-1存在膜壁分离现象;GSH/GSSG体系中K.vulgare 25B-1存在细胞膜面积增大现象,有利于细胞膜上山梨糖脱氢酶和山梨酮脱氢酶的表达。对于混菌发酵体系中B.endophyticus ST-1来说,胞内含有多个大小不一的“腔室”结构,GSH/GSSG体系中“腔室”结构数量更明显。进一步对混菌发酵体系中K.vulgare 25B-1和B.endophyticus ST-1相关抗氧化酶活和相关抗氧化基因表达量分析,谷胱甘肽主要通过调控胞内外T-AOC、T-SOD、CAT酶活力和基因sod、gst、gr、g6pd、gp表达,从而清除活性氧,缓解氧化胁迫,促进菌体生长和产酸。对T-AOC、T-SOD、CAT酶活力测定发现,GSH单独添加时主要清除胞内液中活性氧;GSH和GSSG共同添加时主要清除胞外液中活性氧。(3)对B.endophyticus ST-1中spx基因进行克隆,与B.endophyticus Hbe603相比,同源性可达94.1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px为核内蛋白质,蛋白分子量为15 kDa,具有亲水性,为水溶性蛋白;不含有跨膜结构域,但Spx蛋白的N端可能有一个强的跨膜螺旋;Spx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形式存在,三级结构中含有5个含硫氨基酸,包括3个甲硫氨酸和2个半胱氨酸。对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体系中B.endophyticus ST-1胞内spx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单菌发酵体系中spx基因表达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24 h表达达到最低;混菌发酵体系中spx基因表达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且在24 h达到最高;40 h和48 h时,单菌发酵体系中和混菌发酵体系中spx基因相对表达量和增长趋势无明显差异。混菌发酵体系中B.endophyticus ST-1受到K.vulgare 25B-1以及发酵体系中活性氧的影响,触发胞内调控氧化应激的Spx调节因子,spx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利于调控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和硫氧还蛋白系统关键酶的活性,缓解氧化胁迫,保证了伴生菌胞内代谢的平衡,从而更好地为K.vulgare 25B-1提供营养物质和维持良好的发酵微环境,促进其生长和产酸。
其他文献
肝素是临床中使用历史悠久的抗凝药物,它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与凝血因子十因子(FXa)生成三元络合物,发挥抗凝血作用的。然而,肝素与ATⅢ的结合物还可以与凝血
测地线作为微分几何的重要特征线,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曲面的某些重要特征。迄今为止,大多数网格处理算法在保持几何特征方面常未尽如人意,算法缺乏几何内在性。其原因在于处理前后网格未受到离散测地距离场的监控,特别是没有考虑充分利用网格曲面上的具內蕴几何性质的重要特征线,即离散曲率线、离散测地线来处理网格;且处理前后,这两种特征线在网格上的分布位置可能大相迳庭。这不但易导致网格几何形状异变,且会严重影响网格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作用。方法回顾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化疗和宫颈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腹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确定新辅助
葱属(Allium)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具有独特的刺激性辛辣气味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香料和蔬菜,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葱属植物富含有机硫化物、甾体类及黄酮
目的现阶段转移瘤患者明显上升,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成为未来肿瘤治疗中的重点及难点。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生脊柱转移时,胸椎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占60%,腰椎次之,占25%,颈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的膜突蛋白Ig A抗体水平进行测定,研究其与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其在过敏性紫癜中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实验组共纳入35例急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病程缠绵,迁延不愈。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十分明确,一般认
模板匹配是机器视觉、图像视频处理技术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在印刷行业中,机器视觉逐步取代了人工肉眼筛查成为主要的检测票面手段。现今印钞企业的在线检测中票面检测依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交汇的部位,是海岸带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分析技术和应用在海洋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国防建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基于遥感
依那普利拉是前药依那普利的活性代谢产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由于老龄化人群中多种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的患病率较高,联合使用处方药物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