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已成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从不同的方向来探索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的方略。其中,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西方企业将社会责任管理提升到了战略性管理的层面。改革开放前,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企业办社会”,过多地承担着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使其背负了沉重的“包袱”,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西方企业的经营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企业经营理念等迅速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广泛接受。企业盈利意识的觉醒、提升和强化,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刺激下,企业的确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权益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等却并未相应提升反而明显淡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巨大、矿难频发、拖欠工资时有发生、产品质量问题频现,不少企业因此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制裁。在发展的社会成本增加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潮流国际化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企业都陷入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与困扰之中,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倒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制度改革单纯强调“股东中心论”、突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去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迫切性。在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下,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站在肯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以三聚氰胺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知识,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以海尔集团多年的经营为例,对该结论进行了验证性分析,最后从社会、政府、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的是本文研究的背景;选题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社会责任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在社会责任部分:本文从社会责任的提出、不同的定义、理论依据、内容以及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关理论知识。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在企业可持续发展部分:通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定义的回顾,本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我国学者刘力钢教授的观点,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本文还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支撑体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部分,该部分研究的是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一共包括三章。第三章主要是论证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四章,主要是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别从企业积极履行对员工、对客户、对股东及债权人、对合作伙伴、对政府、社区、环境等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论证。得出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的结论;第五章,采用我国家电生产的标杆企业海尔集团为案例,、分析了海尔集团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集团通过这些活动在企业发展中所取获得的一些竞争力的优势,并与三聚氰胺事件给各乳品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角度对第四章的结论加以佐证。第四部分,该部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及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的原因,然后从社会、政府以及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理论研究上,综合考虑企业的内外部因素,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各利益相关者群体为主线,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在案例研究上,紧密结合时事,以三聚氰胺事件为切入点,在论文理论论述结束后,选取在中国家电行业具有标杆意义的海尔集团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进行分析,与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乳品企业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印证理论论述的结论。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不失要点,层次分明的分析了社会责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3.析了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企业如何对待员工,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合作伙伴的合作水平,形成供应链上的利益共同体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绩效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只有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实现社会和谐才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