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叙事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初任教师入职适应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新教师走上教师岗位,他们在入职初期难免会遭遇一些困难或挫折,初任教师的适应情况直接影响他们是否选择继续留任,这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研究生学历教师作为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接受更多年限的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专业资本,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渡过适应期,他们对于小学初任教师有什么启示,是研究者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选取两位具有代表性的硕士研究生学历小学初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等具体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入职适应情况进行探究。本研究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故事文本展现两位教师入职适应的过程及现状,并对入职故事进行分析,通过反思探寻对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启示。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并结合实地调研,得出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三个研究维度:职业技能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以此来判断两位硕士研究生学历小学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状况。研究发现,两位教师适应状况良好:教学上能灵活应对、得心应手;科研上勤于反思,积极开展研究;班级管理上以生为本,方法运用得当;处理人际关系,采用调和的方式,积极进行沟通;心理方面,不断调整心态,主动寻求专业发展。然而,学校在入职培训和师徒结对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缓解初任教师入职初期的不适感。其次,研究者分析了两位教师顺利渡过入职期并获得专业成长的原因所在:1.教师个人因素,包括高规格的职前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专业发展自觉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地自我调适;2.外部因素,包括优越的学校环境和生活环境、良好的教师文化、丰富的教师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三大主体谈对小学初任教师入职适应的几点启示:初任教师应该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促进内在专业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养成,提高教师发展的专业自觉性;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就职学校应该做好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创建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在结语部分,研究者结合教师教育改革,进一步探讨了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学士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这些对策旨在提升小学教师初入职学历层次,提高初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
其他文献
少儿广播节目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社会教育空中大课堂,有着寓教于娱乐的功能,在节目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把少年儿童关心的事创作成为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
多酚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中大量存在,植物多酚对糖代谢的积极干预作用已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蚕桑产业体量居世界首位,丰富的桑叶
针对硝硫混酸硝化TAIW合成CL-20存在废酸量大,难处理,N2O5/HNO3法CL-20收率和纯度低的现状,本文以有机磺酸及其镧系金属盐、苄基磺酸MCM-41分子筛(BSA-MCM-41)、全氟磺酸M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