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犬前列腺局部射频消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绪论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最具前途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之一,可用于治疗肝、肾、前列腺等实体肿瘤。但是由于前列腺本身结构的特殊性及肿瘤发病特点,对射频治疗的要求较其他脏器更高。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采取有效的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方式也是整个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规二维超声仍是经会阴射频消融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影像学引导手段,但常规超声较难准确判断消融灶的真实范围,寻求更有效的实时监测及术后随访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应用自行研制的弹性力学性能测试仪器获取了离体组织内消融灶及正常组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差异,并观察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反映上述差异的能力,从实验角度论证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组织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最后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动态随访实验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变化规律,旨在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前列腺射频消融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随访的可行性。   第二章   组织弹性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获取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之间的弹性力学性能差异。本研究通过制作一种可用于测试不同软组织弹性力学性能参数的仪器,获取不同组织在相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差异。从实验角度论证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应用于消融灶评价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根据机械测量中的引伸计法设计不同组织弹性力学性能测试仪器。并应用该仪器测试不同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PAG)模块在受到相同负载作用时的位移差异,判断仪器性能的可靠性。同时应用该仪器测量射频消融后离体牛肝及犬前列腺内消融灶中央、消融灶周边及正常组织三个部位在受到相同负载作用时产生的位移,通过理论计算获取弹性模量,并比较上述三个部位的位移及弹性模量差异。   结果:不同浓度的PAG模块硬度不同,浓度越高,模块越硬。在作用力0.1g-3g范围内,浓度10%,20%和30%的PAG模块的位移分别为1320.0mm士278.2mm,298.7mm士89.3mm和63.8mm士18.3mm,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的丙烯酰胺模块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最小,仪器测量结果真实可靠。在作用力0.2g-2g范围内,离体牛肝组织消融灶中央、消融灶周边及正常组织三个部位产生的位移分别为433.8mm士72.9mm,567.1mm士103.2mm和1062.4mm士134.9mm,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灶部位产生的位移较消融灶周边小,正常组织产生的位移最大。三个部位弹性模量分别为14.1kPa士2.9kPa,10.5kPa士2.1kPa和6.3kPa士1.0kPa,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作用力0.2g-2g范围内,离体犬前列腺组织消融灶中央、消融灶周边及正常组织三个部位产生的位移分别为527.8mm±98.4mm,586.4mm士78.2mm和977.9mm士179.8mm,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灶部位产生的位移较正常组织小(P<0.05)。三个部位弹性模量依次为12.2kPa士2.1kPa,7.1kPa士0.7kPa和7.0kPa士0.4kPa,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机械测量中的引伸计法设计成功研制了不同组织弹性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通过对射频消融后离体牛肝及犬前列腺测量,证实消融区域在相同负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较正常组织明显小,弹性模量明显大。   第三章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离体组织内射频消融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离体牛肝和离体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取新鲜牛肝切成厚片作为形成射频消融灶的材料。采用RITA1500型射频治疗仪对牛肝行射频消融24次,按射频电极针尖与牛肝表面距离将实验分成三组:1cm组,3cm组和5cm组,每组8个消融灶。消融结束后分别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消融灶最大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按椭球体公式计算消融灶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测量的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同样方法对8只新鲜离体犬前列腺一侧叶进行射频消融,消融结束后应用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像技术评价前列腺内的消融灶,观察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最大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按椭球体体积公式计算消融灶体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对照。   结果:消融后实时超声弹性图像显示离体牛肝内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边正常组织分界清楚。随着消融灶与牛肝表面距离的增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获取消融灶图像的难度增大,当两者距离增加到5cm时,该技术难以获取消融灶的弹性图像。1cm组二维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和大体标本测量的消融灶平均体积分别为514.8mm3±63.4mm3,748.1mm3士98.1mm3,766.3mm3±43.2mm3。3cm组三种方法测量的消融灶平均体积分别为498.1mm3士154.9mm3,694.4mm3士48.1 mm3,707.5mm3士25.0mm3。上述两组二维超声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无法准确估计消融灶的真实大小;而实时超声弹性技术能很好地反映1cm和3cm组消融灶的真实范围及大小,其与大体标本测量体积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064,P<0.05)。离体犬前列腺组织射频消融后,比较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大体标本测量的消融灶体积,三种测量方法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维超声测值与大体标本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很好反映离体犬前列腺组织内消融灶的真实大小。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能成为评价肝组织和前列腺组织内射频消融灶形态及范围的有效方法,但应用时有一定深度限制。   第四章   常规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   对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实验犬前列腺内射频消融灶范围及消融灶演变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12条雄性实验犬按接受射频手术的时间随机分为消融术后一周组和一月组,每组6条。对每条犬的前列腺一侧叶行射频消融。射频术后一月组犬,在处死前对另一侧叶行射频消融,该侧消融灶作为射频消融即刻组。定期对实验犬行经直肠常规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依照规定的时间,将实验犬处死,取出前列腺标本,做大体病理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将大体病理对前列腺消融灶的测量结果与超声检查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成像方法对前列腺消融灶的评价效果。   结果:常规二维超声在射频消融的早期(射频即刻和一周后),无法准确地观测消融灶的范围,其对消融灶体积的测值与病理结果比较,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病理演变进程,其准确性提高,在射频后一个月,其与病理结果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则在各个时期均能准确评价消融灶的范围,其测量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反映消融灶与周边组织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参数分布差异。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虽然不能准确评价消融灶的体积,但对消融灶的血流变化还是比较敏感,能及时反映消融灶血流状态的改变。   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评价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范围。超声造影亦能反映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范围并能动态地显示消融灶血流灌注的变化。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虽然不能在射频即刻准确评价消融灶的范围,但随着病理演变的过程,二者能反映出消融灶回声的变化和血流情况的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编制科学、客观、符合我国国情的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与分析。为评价我国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提供客观而准确的依据。 方法: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