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活视域中的消费主体性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明确反对将世界视为脱离人的日常生活、处于人的生活之外或超乎生活之上的东西,而是充分强调必须把现实世界看作人生活于其中、与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价值世界或意义世界。马克思哲学不仅仅是关注人的生活的哲学,而且是植根于或直接从人的生活世界出发的哲学,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的哲学。马克思分析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导致在消费领域也发生异化,人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进行生产和消费,人在其生产和消费中,失去了其应有的自由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就丧失了其主体性。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按照以下逻辑展开: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目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分别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活视域的内涵。   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主义消费及消费主体性的理论。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消费及消费主体性理论进行阐述:马克思主义论消费、马克思主义“消费主体”与“消费主体性”以及马克思主义消费主体性的批判维度。   第四部分: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如卢卡奇、弗洛姆、马尔库塞和列斐伏尔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关联与区别,目的在于揭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消费主体性研究的缺陷及借鉴意义。   第五部分:首先论述消费异化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原因和现状。消费异化从而引起了人的异化。在消费社会中人失去了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丧失消费主体性。进而阐述消费主体性丧失的表现及对和谐社会建构产生的危害,为下文对消费主体性的建构做好铺垫。   第六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部分主要包括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费主体性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马克思主义消费主体性的原则和途径三部分内容。其中,构建马克思主义消费主体性的途径又是这部分的重点。主要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自身上培养健康的消费主体,为建构健康文明的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最后是结语。这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只有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消费主体性,重建主体在生活世界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消费者才能在消费活动中自主消费,从而引领优良生活。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逐步出台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政策,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
从光山县城向西约2公里处,穿过上书“上官岗农民新村”七个红色大字的牌楼,眼前豁然一亮:西紫湖碧波荡漾,小别墅鳞次栉比;别墅区内,游泳池、咖啡厅、游乐场一应俱全;别墅区四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或原则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一项一般规则,在双边投资条约(BIT)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双赢的概念,在诸多条约实践中它被明确解释为缔约双方共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文章中,笔者主要是利用了高炉废渣制成了超细粉,从而可以用于代替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从而促进混凝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性能;同时对首钢矿渣微粉的具体工作的生产工艺设计及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所以如何改变女性的从属地位、营造性别平等的格局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本文运用文献归纳分析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首
本文主要是关于领袖人物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四个关键时期说“不”的研究。毛泽东在创立新中国时说:“不骄,不躁”;邓小平在迎接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时说:“不争论”;江泽民在跨入历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一个令全国人民刻骨铭记的年份。这一年,我们抗冰斗雪,我们抗震救灾,我们举办“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我们在太空留下中华儿女的足迹。在改革开放前那国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