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研究表明,对于外语或是二语学习者而言,一语会影响其对英文搭配的习得。当一语与二语一致时,一语对搭配的习得起到促进作用;而当一语与二语不一致时,一语对搭配的习得将起到阻碍作用(Wolter,2006;Wolter&Gyllstad,2011)。因此,一语、二语一致的搭配要比一语、二语不一致的搭配更加容易习得。然而,上述大部分研究仅停留在描述的层面,仅仅分析了二语学习者在搭配使用中所犯的错误,然后指出一语的影响是导致这些错误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很少有研究针对一语、二语不一致的搭配究竟哪种学习方式更加有效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索学习一语、二语不一致搭配的有效方式,是附带习得还是有目的的学习更加有效。中国某大学79名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参加了本实验,共分为三组。目标搭配选取了 10个汉英不一致的动名词搭配。第一组(阅读组)采用了附带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小故事来学习,总共有三篇小故事,所有目标搭配在每篇故事中均出现一次。第二组和第三组采用了有目的的学习方法,并且分别通过翻译及填空练习来学习搭配,因此分为"翻译组"和"填空组"。这两个小组只需读一个故事,然后分别完成有关搭配的翻译及填空练习。本研究之所以将翻译练习及填空练习作为有目的学习的两种方式,原因在于翻译练习及填空练习是两种有效的词汇习得方式,并且在不一致搭配的学习中,这两种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侧重点。实验结束后,所有学生参加即时后侧,一周后参加延时后侧,测试包括对搭配的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测试,涉及搭配的形式以及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此外,由于翻译练习及填空练习直接被用作了测试形式,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学习方式及测试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当测试形式和学习方式相同时,被试的分数就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总体而言,针对英汉不一致搭配的学习,有目的学习的效果要比附带学习的效果好。翻译练习与填空练习在不一致搭配的学习上效果相当,但是翻译练习的分数较高一些。当测试形式和学习方式相同时,被试的分数并不一定比两者不同时分数高。本研究对二语环境下的搭配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一语、二语不一致的搭配时,有目的的学习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搭配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更能注意到目标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