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人的东北认知变迁研究(1860-1932)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自古即为中国领土。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后,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受到清廷的特别保护,明令禁止关内民众进入,导致东北边防空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攫取中国东北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部分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如何保住这片土地。因此,1860年可以看作是国人认知东北的一大转折点。针对东北的疆土危机,清政府众多官吏主张在东北实施移民实边政策,不过此政策并未真正落实。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至民国初年的几十年间,关内民众迫于生计,通过渡海以及越长城等形式进入东北,东北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部分达到了“实边”效果。晚清时期,政府统治力量不断衰弱,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国人以强烈的刺激,戊戌变法失败,国人对清廷愈感失望,国内各种矛盾随之激化。加之此时正值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传入中国之际,单一民族国家的理论为不少国人所认可,国内因此掀起以推翻清朝统治为主要目标的“排满”革命。东北作为清朝的发祥地,亦被牵扯其中,受到连带影响,甚至成为部分国人眼中的“化外之地”。中华民国成立后,在“五族共和”口号影响下,国内“排满”浪潮逐渐消沉,国人对于东北的态度为之一变。可以说,“五族共和”在新兴政权协调民族关系、消弭民族冲突、稳定边疆局势、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宁唯是,此口号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党人的民族革命宗旨从“排满”向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转变。尽管如此,东北在国人心中依旧是一片遥远而又陌生的土地。随着传媒及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国人对东北的了解日渐加深,无论是旧式的北洋军阀还是新兴的国民党政权都开始关注东北,袁世凯派章太炎远赴东北实地筹边、陈其美派蒋介石到东北发展革命即为例证。但是,“易帜”前的东北,实际上是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的势力范围。尽管国人眼中的东北已由从前的“化外之地”转为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人对该地仍持偏僻、未开化的边疆地区的刻板印象。20世纪20年代,是关内民众闯关东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东北各项事业均有长足发展,加之国内东北研究日臻深入,国人愈发看到东北重要的战略地位与经济价值,因此这段时间可谓是东北发展的“黄金时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数月之内即占领东北全境,国人和平自主建设东北的愿景随之破碎。悉知东北沦陷的消息后,国人悲痛欲绝,赴京请愿、对日求战、组织义勇军等活动一时间在国内展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可谓彻底地改变了国人对东北的态度,成为他们对东北认知转变的分水岭。而后,李顿调查团进入东北展开实地调查,但依靠国际力量终究未能改变东北被日本侵占的悲惨命运。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国人对东北的认知经历“重视—歧视—再重视”的复杂变迁过程,原因主要有二,一为国人对于东北的认知逐渐加深;二为近代以降,国人对于“民族国家”观念的认同不断增强。上述两点互为交叉,共同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至伪满洲国成立的72年间国人对东北的认知。诚然,任何观念都为一定条件与环境的产物,当时代与环境发生改变时,观念随之发生变化,并衍生出新意涵。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大国。然而农药的过度投加,导致此类污染物在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频繁检出,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系统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含有吡啶环类结构的农药几乎遍及所有农药种类之中。现行的传统水处理措施很难实现吡啶类化合物的有效去除和完全矿化。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对于水中痕量有机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探讨利用SR-AOPs对环境中吡啶
高功率密度、高效率永磁电机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场合。永磁电机根据永磁体摆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转子永磁型和定子永磁型。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是由传统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演变而来,该类电机不仅继承了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高转矩密度、高效率和低转矩脉动的优势,还解决了定子永磁型磁通切换电机定子齿饱和严重、散热困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转子永磁型磁通切换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发酵产品的兴趣日益增加,促进了对植物产品如水果、豆类、坚果类、蔬菜的消费。因此在食品中添加功能性或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开发新型功能食品的一种趋势。绿原酸是一种在膳食中应用广泛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多的保健功能,因其稳定性差,增加了绿原酸加工利用的难度。因此,寻找绿原酸含量高、成本低的植物原料已成为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的含绿原酸的植物中,
本论文阐述了对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Tabertinggine的不对称合成及以其作为关键中间体对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研究。该论文总共包括三章:第一章Pictet-Spengler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综述)简要阐述了Pictet-Spengler反应在生物碱合成中的应用,充分展示了PictetSpengler反应在构筑生物碱骨架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依波加明类单萜吲哚生物
<正>整本书阅读系列吴欣歆李怀源舒芳等主编平装16开读完名著、读懂名著、爱上名著的方法"整本书阅读"丛书高度落实核心素养要求,为小学到高中的师生提供整本书阅读教与学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每本书均关注一本阅读名著,通过作品概观、整体梳理和深入探究三大部分,展示名著的版本流变、跨媒介阅读、文学地位、各层级阅读任务单和拓展阅读。教师上课直接用,学生课后直接学。
期刊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不仅继承了传统燃油车动力性强、巡航里程高等特点,还能够基于高效的动力耦合机构将不同的动力合理地耦合和分解,根据行驶工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混联式HEV将传统的变速箱替换为名为“E-CVT”的行星齿轮耦合机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动力耦合机构实现分流或者汇合,动力耦合系统已逐步成为目前HEV研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分布着大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社会、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土遗址,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破坏作用下劣化极为严重。掏蚀是土遗址破坏最具威胁性的病害之一,易溶盐、携沙风、降水等诸多因素是掏蚀发展的重要诱因。目前,夯筑支顶或土坯砌补辅以锚固灌浆等治理措施已经成为修复遗址墙体底部掏蚀病害的常用方法。但是,掏蚀病害经上述方法修复之后,其可能在短期内复发。因此,深入探索有效抑制掏蚀病害复发的科学
润滑油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是影响发动机机械效率、可靠性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发动机高效节能、近零排放以及低油耗的迫切需求对润滑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低灰分、低硫磷、低粘度、长换油周期、降摩减磨性能等。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添加剂被应用到工业润滑领域,因其具有优异的降摩减磨功效,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发动机复杂多变且极其恶劣的工况对纳
敲出反应是研究原子核结构,特别是不稳定核结构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在中低能区(~80 Me V/u),系统的单核子敲出反应研究显示,反应截面的实验值-理论值之比Rs与同位旋不对称度ΔS之间存在强关联,尤其对于深束缚核子敲出,Rs值远远小于1。这一理论与实验的分歧,往往被认为是核结构模型存在未考虑的剩余相互作用所致。也有研究指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Glauber模型在中低能区不再适用所致。因此有必要在
适应和进化是生命活动永恒的主题,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源泉。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在适应中如何进化,自拉马克时期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家甚至整个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其中生物分子层面的适应是一切适应的基础。昆虫作为动物中最先进化出飞行能力的类群,其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多样性为动物各类群之最,且其踪迹可发现于地球各种生境。因此,昆虫飞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