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专利翻译项目的报告。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加快,科技翻译已然成为国际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内容。因此,科技翻译特别是科技日语翻译对更好地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专利翻译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准确的表达方式、独特的专业术语,所以,翻译时不仅仅要注重语句的表达,更要注重对原文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专利项目翻译中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方面。本报告基于作者所参与的专利翻译项目的完成,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自身译稿与专家译审稿,总结提炼了汉译日的专利翻译的经验与技巧。报告主要包括项目介绍、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翻译技巧以及总结概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翻译项目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翻译前的准备、翻译过程、翻译后的反馈修改和学习以及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第二部分为作者所做的理论准备工作。一方面,作者在半年的专利翻译实践中对专利翻译进行了思考、总结,希望把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总结性的概念层面,便于指导以后的翻译实践工作;另一方面,作者选取目的论作为本报告的指导理论,并对其中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分别结合例句进行了阐述,根据翻译目的论的三条基本规则,译者应当充分考虑译文的目的性,正确决策翻译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宏观策略—一直译、意译还是改写。第三部分阐述了专利翻译的经验和技巧,主要总结了专利翻译中的词汇特征和语法结构特征。词汇特征方面表现为专利翻译专业术语多,同一词汇在不同领域的不同翻译,选词的严谨性;语法方面表现为句式的单一性和结构的严谨性,语法成分的对应性以及对原文逻辑性的把握。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专利翻译的相关翻译技巧,以指导今后的专利翻译工作。第四部分是本报告的结论部分。作者总结了参与该项目的益处与收获,对所得经验技巧汇总概括,指出了该报告的一些局限性,并提出了对该课题研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