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伦特基于政治哲学的大众文化观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娜·阿伦特一生都在关注与思考“人”的境况,她将人的活动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分别对应社会的三大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阿伦特认为:人在劳动时是作为动物而存在的,而劳动的目的是维持人最基本的生命的需要;人在制造时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但制造的标准是功利性和功能性的,所以人也还不是完全自由的人;只有当人在行动时,在公共领域中展现自我时,才有人之为人的存在,自由才会显现。在公共领域活动的目标,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政治的,都不是满足人的需求,而是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因此,文化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根本的特性:复数性的人在公共领域中自由的“行动”与“言说”。阿伦特将其思想中原创性的“政治”概念引入到她对“文化”、“艺术”、“行动”“公共领域”的分析与批判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众文化观。阿伦特认为,当人口的大多数从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后,人类进入了一种消费一切的“大众娱乐”时代。但是,这种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得我们的文化和人们都难逃厄运,文化不断的被贬值、被消费,复数性人们被驯化成为只具有顺从性、单一性的人,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时代现状和文化危机,很有必要从阿伦特的思想中寻找某种启示。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研究阿伦特基于政治哲学的大众文化观:第一部分分析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政治哲学基础。阿伦特的大众文化观是基于其政治哲学体系建立起来的,要想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阿伦特的大众文化观,必须理清一条主线:政治哲学——公共领域——行动。在此基础上,探究阿伦特对政治有何新释,政治与文化之间究竟又存在何种必然关联。第二部分是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主要内容。阿伦特认为大众文化是社会领域的产物,是生物生命的一个环节,是文化、政治的症候。这恰恰是对大众文化产生的根源、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何以成为文化与政治的危机又给人们带来怎样变化的最准确回答。第三部分是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大众文化研究学派比较的方式,来明确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特点:认识的辩证性、独特的政治性、鲜明的人文性。首先,阿伦特批判大众文化,但她能辩证性看待大众文化的价值,认为只要能够限制好其领域就好;其次,阿伦特将本来毫不相关的文化和政治之间建立了本质联系,赋予文化某种政治性意义;最后,阿伦特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认为真正的文化应该具有对世界之物的动情呵护的人文关怀。第四部分是阿伦特的大众文艺观的启示意义及其不足。阿伦特大众文化观以其巨大的原创性、深刻性、积极性特点,启示我们必须要保持大众文化研究的深度,客观看待我国大众文化并深知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阿伦特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对身体的规避与蔑视,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等。
其他文献
当前,人们正从事大大小小的工程建设,包括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工程的普遍应用使得工程哲学成为一门具体而丰富的新兴学科。工程哲学不仅要研究自然工程,更要深入研究社会工
崇拜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中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崇拜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是伴随意识觉醒和认知发展出现的观念形态,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和环境的理解和
在青海湖Landsat-8OLI遥感数据水体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绿光(Band 3)和近红外(Band 5)两个波段,借助ENVI内置IDL语言的数据转换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体提取方法IDLWI,加大影像中水体与非水体的灰度差,以利于水体识别。而后在水体识别的基础上,基于Canny算子进行水体边界矢量数据自动提取。分别运用"MNDW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Canny算子"、"谱间关系法+
傅伟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华裔哲学家,他自觉地以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课题作为自己哲学探求的使命,并为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之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