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利益分配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与多变性不断加强,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他们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我国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该立足于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全面科学的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探索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方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全面界定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概念。通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统计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出现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层次不高,社会责任意识具有较大波动性、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从培育的过程来看,社会、学校、家庭没有形成良好的合力,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笔者以问卷结果为事实依据,借鉴国内外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以及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