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理想,是所有人的需要和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品质的重要准则。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更有利于教师群体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的开展主要依靠教师进行,教师群体的幸福感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一个缺乏幸福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教师自身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自我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以河南省18个地市的中学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对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用的调查问卷,参考了Andrews和Withey在1976年编制的人脸量表和贾会彦的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河南省中学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依据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河南省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中学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状况一般,并不够理想,只有35.9%的教师可以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同时教师个体间的幸福感差异性较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水平。从对比分析中看:在不同的个人情况和教学条件下,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存在着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低;25岁以下的教师幸福感水平最低,而41-45岁的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最高;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幸福感最弱,20-25年教龄的教师幸福感最强;高中历史教师比初中历史教师的幸福感要高;普通中学的历史教师幸福感低于示范中学的;城市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高,县城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次之,乡镇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在学历上,历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专科;在职称上,初级职称的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低,而高级职称的历史教师幸福感最强;担任班主任的历史教师比非班主任历的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在职务上,普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而在学校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高。本研究还对影响历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按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收入因素、教学因素、学科地位、社会地位、学校因素、发展空间等。同时,本研究针对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包括提高教师个人素养、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社会系统的重视等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