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换耗能梁段PEC柱与钢梁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tom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替换耗能梁段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是由带可替换耗能梁段的偏心支撑与PEC柱组成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良好。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塑性破坏主要集中在可替换耗能梁段,便于震后的修复与加固。本文基于聚氨酯的优良性能,通过在箱型梁段与两侧端板形成的空腔内灌注聚氨酯,形成了一种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可替换钢-聚氨酯组合耗能梁段。本文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带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的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如下:(1)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可替换耗能梁段PEC柱-钢梁组合框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建模过程进行了介绍。研究组合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证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是否具有替换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当结构发生破坏时,塑性屈曲主要集中在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上,结构的其他主要构件基本处于弹性阶段,从而验证了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替换的可行性。(2)分别建立带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的组合框架和带传统可替换耗能梁段的组合框架,对比分析二者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可替换耗能梁段相比较,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具有较高的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其刚度退化缓慢,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证明了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的优越性。(3)通过改变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的参数,研究了腹板厚度、翼缘厚度、翼缘宽度和聚氨酯厚度对组合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到新型可替换组合耗能梁段的最佳受力状态,给出相关设计建议。
其他文献
黄土在我国西北广泛分布,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水敏性,一旦浸水甚至增湿时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的特性;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都会改变土体含水率的分布,使黄土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地震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限性。研究表明,对建筑结构施加控制装置形成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减震途径。基于目前调谐质量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速实施,偏远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矛盾越发突出,黄土高原地区平山造地、山上建城等工程便应运而生。黄土地区地形复杂,填方高度大,由此引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问
学位
为了研究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Angl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ASRCB)在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6根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对照梁。通过试验研究揭
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给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瞬间的震动就可能把一
为研究评价结构型纤维(结构型钢纤维和结构型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韧性、开裂后的渗透性、裂缝形态的影响,本文从混凝土新拌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弯曲韧性、劈裂渗透试验和3D断面扫描等试验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通过新拌性能(坍落度、含气量)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型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并与分形维数建立联系。(2)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梁四点弯曲韧性
室内试验对地震作用的模拟通常采用Seed的简化分析法,该方法仅考虑S波垂直向上传播的剪应力作用,并可用单向动三轴或动单剪仪来进行模拟,基于此,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腐蚀环境下钢结构性能演变与安全评估是土木工程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无涂层钢结构为研究对象,对钢结构锈蚀后表面特征和材料性能退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在役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土木工程结构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破坏。由于地震来临时在建工程基本处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对于其受损情况的合理检测鉴定显得尤其重要。既需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