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浇受震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与抗压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2006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土木工程结构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破坏。由于地震来临时在建工程基本处于不同的施工阶段,对于其受损情况的合理检测鉴定显得尤其重要。既需要避免过于保守,造成过多不必要的浪费,又必须确保结构工程的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于达到正常养护龄期的既有结构物混凝土可以根据受震后的变形、裂缝、强度等常用宏观指标进行检测鉴定,决定采取修补、加固或拆除等措施。然而,尤其对于震前新浇注、养护龄期较短的混凝土在遭遇地震后其强度是否受到影响,能否仍然采用已有的非破损检测方法对其强度进行评估,尚无明确经验可循,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课题。基于已有的非破损检测方法应用现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通过试验室内大型模拟地震台试验和其它一系列相关试验项目,系统地研究经震动后的新浇注混凝土内部缺陷情况及其受压破坏机理,以及对超声波声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而确定可用于新浇注混凝土在受到地震震动后其抗压强度评估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室内大型模拟地震台试验结果表明:经6-9度地震烈度震动过后,新浇注混凝土试块内部未见有显著缺陷,其受压破坏过程仍然能够遵循原有规律,超声波声参数与未震动混凝土相比,也未见有明显差异。2.非破损检测方法中的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新浇注混凝土经震动过后的抗压强度评估中的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两种强度等级C30和C50的混凝土,采用回弹法评定强度时,其误差均能够在容许范围之内,此评估方法对于受震后混凝土仍然可以基本适用;而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评定的混凝土强度误差指标则严重超限,无法直接适用,需进行一定的修正。3.对新浇注混凝土经震动后的强度评估方法提出改进性建议,采用一元、二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回归分析,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强度等级为C30和C50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评估精度,并提出在震后实际工程应用中新浇注混凝土处理方面的参考性建议,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4.依据本文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该课题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以青海木里露天煤矿边坡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最终目的。首先对圆柱岩样进行低温冻融试验模拟,确定出适用于FLAC3D的水冰相变简化算法和冻融循环下的三场
黄土在我国西北广泛分布,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水敏性,一旦浸水甚至增湿时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的特性;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环境都会改变土体含水率的分布,使黄土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大地震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结构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限性。研究表明,对建筑结构施加控制装置形成消能减震结构是一种合理有效的减震途径。基于目前调谐质量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快速实施,偏远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矛盾越发突出,黄土高原地区平山造地、山上建城等工程便应运而生。黄土地区地形复杂,填方高度大,由此引发的地基不均匀沉降问
学位
为了研究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Angl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ASRCB)在纯扭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6根角钢骨架型钢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对照梁。通过试验研究揭
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更给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瞬间的震动就可能把一
为研究评价结构型纤维(结构型钢纤维和结构型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韧性、开裂后的渗透性、裂缝形态的影响,本文从混凝土新拌混凝土性能(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弯曲韧性、劈裂渗透试验和3D断面扫描等试验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通过新拌性能(坍落度、含气量)试验,研究不同结构型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工作度的影响,并与分形维数建立联系。(2)通过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梁四点弯曲韧性
室内试验对地震作用的模拟通常采用Seed的简化分析法,该方法仅考虑S波垂直向上传播的剪应力作用,并可用单向动三轴或动单剪仪来进行模拟,基于此,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腐蚀环境下钢结构性能演变与安全评估是土木工程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无涂层钢结构为研究对象,对钢结构锈蚀后表面特征和材料性能退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