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量化分析的室内空间环境分析与再设计——以河南宝丰汝官窑遗址博物馆项目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一直被认为是建筑学领域最重要、最本质、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建筑的主要使用价值体现。虽然空间一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很容易被人们感知和使用,但却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另外,建筑师在对空间设计时,较多的是依靠经验和直觉对空间进行评判和认识,而很少基于相对理性的、客观的、精准的角度来对空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  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结合实例进行空间构型的量化分析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出分析方法,同时也验证了空间句法的参考价值和可行性。进而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的室内空间环境再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最终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营造一个更加科学合理、适宜的室内空间环境。  文章一共分为五部分。在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空间句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并对空间句法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第三部分分别通过对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视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与设计启示,并验证空间句法的适用性和参考价值。第四章首先运用第三部分发现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对实际项目进行全面的量化分析,然后结合计算结果对其室内空间进行相应的设计。第五部分是对以上几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关于建筑史、论、创作,中国在史方面的工作由于前几辈建筑大师的努力与钻研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而在论方面,大多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理论上下功夫,至于创作,尤其在大型项目
学位
当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的运用以及建筑创作日益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设计、新造型。面对建筑创作的繁荣,如何在设计方法和理论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有着
本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居住环境规划设计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严重阻碍农村可持续发展与农民进入小康生活的现状,试图以关中地区农村居住环境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以体现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城市地下空间蓬勃发展的世纪。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扩充基
学位
杭州市建筑设计行业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有十余年,但对于BIM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始终没有本质性进展,整体依然呈现出“实施项目数量少,技术应用深度低”的状况。目前来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汽车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车道不断加宽,人行道越来越窄,穿梭的汽车让人们提心吊胆,由于人与机动交通的矛盾日益激化,触动人们的反思并进行了“步行革命”,“
本文通过引入哲学“存在”、心理学“倾诉欲”等相关定义,来解读纪念性建筑中“纪念性”的成因,确定纪念性建筑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对“纪念”主题构思及利用“空
现今城市生活构成元素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相互作用复杂化,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得以满足,舒适、心理需求正进一步对城市综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城市环境设计已经不仅仅
华南圭(1876—1961),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很有影响的工程师、建筑教育家。1904年赴法国学习土木工程。成为法国巴黎公益工程大学(Travaux Publics)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1910年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本文以我国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旧住宅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80年代住宅(区)为实例进行研究。在当前的状况下,旧住宅改造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是住房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