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温顿作品的男性气质研究

来源 :王福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_zhuang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蒂姆·温顿(Tim Winton 1960—)曾四次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是澳大利亚文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方面,他凭借对西澳大利亚的执着书写以及对环境议题的持续关注收获了诸多赞誉;另一方面,他在作品中对性别气质的颠覆性表现也引发了许多批评。部分学者对温顿的性别书写持批评态度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多聚焦温顿作品中男性或女性人物的共时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则拘泥于传统女权主义的惯性思维,忽略了文学表现的复杂性和男性气质动力学。本文主要借鉴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从性别、阶级和民族三个维度分析温顿作品中男性气质的表征及文化意蕴。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温顿生平与创作以及本文的选题缘由,并对国内外温顿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综述,陈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意义以及论文框架。本文选择研究温顿作品的男性气质源于:男性气质既是温顿小说中频繁出现的主题,也是学界对温顿争议的焦点,更是社会性别议题的关键指向。学界对温顿作品的性别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以萨拉·泽帕塔、琳·麦克雷登、纳撒尼尔·奥瑞利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温顿在其作品中颠覆了传统男性气质,赋予男性人物女性的气质和特征,使得男性从父权的恐惧和压力中解放出来,具有积极的意义;汉娜·舒尔赫兹、莱基·霍普金斯和科林·麦克格洛因等人则指出,尽管温顿对性别气质进行颠覆性表现,但是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呈现出自我伤害、喜怒无常的刻板印象,女性在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文本中缺席,仅仅是男性建构自我身份的参照。总体而言,学界指出温顿颠覆了男女两性气质,但对他的颠覆策略和含混意图分析不够,他们对男性气质的考察集中在性别语境,鲜有谈及男性气质与阶级、民族等因素的关联。本文借鉴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深入探析温顿颠覆传统男性气质的策略、意图和文化寓意,以求拓展男性气质研究的文学维度,观照社会发展中的男性气质焦虑。第一章以“从‘问题化’到‘表演性’:男性气质的去魅”为题,在性别语境中阐释温顿颠覆传统男性气质、破除男性气质神话的路径。首先,温顿揭示出男性气质的阴暗面——“有毒的男性气质”,借此将传统男性气质“问题化”。在《浅滩》、《转变》等作品中,“有毒的男性气质”以多种形式予以呈现:家暴、欺凌、谋杀、性别歧视、厌女,具有这种气质的男性不仅给他人带来痛苦,也给其本人带来麻烦、危险甚至死亡。温顿对此提供了治疗方式,即阅读、亲近自然和语言交流。此外,温顿以历时的方式呈现男性气质的去中心化过程,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成长小说《呼吸》。男主人公布鲁斯·派克为了获得身份认同,不惜代价参加水下憋气、冲浪和性冒险的游戏,但事与愿违,他逐渐被鲁尼、桑多和伊娃边缘化,并因此经受着身心伤害。通过表现派克对过往经历的否定性反思,温顿展现出传统男性气质的压抑性和破坏性。最后,温顿赋予女性人物传统男性的气质特征,用女性的身体展现出男性气质的“表演性”。对女性而言,身体不仅是话语规训的对象,也是社会实践的能动主体。身体在她们重构性别身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女性与强壮的身体、女性与自残的身体、女性与身体的反身实践分析温顿女性人物的男性气质及其隐含寓意,有助于理解温顿对传统男性气质的批判立场。第二章“超越可替代性选择:工人阶级男性气质的偏离性建构”是围绕着温顿作品中的工人形象展开的,分析时代转型期间澳大利亚工人阶级男性气质如何被重构成“灵性的男性气质”。出身平民家庭,温顿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阶级关系、男性气质的变动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在其作品中,具有工人阶级背景的男性不再是丛林人、赶牲畜的人、淘金者等传统硬汉式英雄,而是一些失业的、失败的、不善社交的、逃避现实的、遭受创伤的边缘人,比如《浅滩》中的克里夫·库克森,《土乐》中的卢瑟·福克斯,《鹰巢》中的汤姆·基里,他们的非典型男性气质可概括为两种类型,即失败型男性气质和平庸型男性气质。温顿笔下的这类男性主人公逃离故地并试图寻找传统工人阶级男性气质(体力/技艺、不屈的精神和伙伴情谊/平等主义),然而,他们没有建构起当初期待的硬汉式男性气质身份,而是通过自我反思、宗教(基督教和土著智慧)和自然重构一种充满神圣性的男性气质——“灵性的男性气质”。虽然这种“灵性的男性气质”偏离主人公最初通过冒险、怀旧等方式来恢复传统工人阶级男性气质的尝试,但是却实现了对这种可替代性男性气质的超越。“灵性的男性气质”既继承传统工人阶级男性气质的优良传统,同时融合了传统女性气质的感性、审美直觉以及对充满神圣性的生命意义的探索。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温顿作品中澳大利亚工人阶级男性身份的建构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关联密切。第三章“无法摆脱的殖民过去:民族男性气质焦虑”聚焦澳大利亚白人的民族男性气质问题。在温顿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小说主人公对澳大利亚民族男性气质表现出持续的焦虑,这种焦虑主要源于澳大利亚社会的三种冲突,即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的冲突。在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这些冲突对应着三对关系,分别为白澳与土著人、白澳与欧洲人/美国人、白澳与亚洲人。这些冲突反映在温顿作品中表现为一种身份的流变过程。小说主人公(通常为白人男性)最初为他们父辈所创造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当他们发现所谓的民族神话是建立在对土著的殖民主义压迫的基础上后,幻想开始破灭,随后经受着民族身份分裂所带来的痛苦。面对欧洲文雅文化,主人公则经历一种男性气质身份错位,即从主体身份向他者身份转变。用A.A.菲利普斯的术语来说,就是“文化畏缩”。同时,主人公对美国也表现出类似的焦虑。一方面他们崇拜美国的超级力量,渴望、甚至全面超越美国,另一方面又担心在盲目追随美国的过程中被其“阉割”和同化,从而失去自我并遭致危险。面对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背景下亚洲人不断涌入澳大利亚时,主人公则流露出全新的男性气质焦虑。他们一来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带给澳大利亚的经济红利和民族自信心的增长,同时对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人在澳大利亚影响力的提升感到惶恐,投射在温顿的男性人物的心理,具体表现为恐外症、对亚洲经济入侵的恐惧以及对失去政治独立性的焦虑。温顿的民族男性气质焦虑书写为我们理解澳大利亚作为定居者殖民地的双重身份以及澳大利亚白人的民族性格提供借鉴,也为理解新形势下澳大利亚对欧美、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文学解读视角。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回顾和总结,揭示对温顿作品男性气质研究的文化启示。首先,温顿对两性气质进行颠覆和逾越,有意模糊传统性别边界,旨在表现男性气质的含混性。换言之,含混不仅是文学表现手法,更是男性气质的重要属性。传统男性气质的标准,无论是外在的“阳刚之气”,抑或是内在的勇敢、坚强、无畏、担当、责任等,不再适于区分当下男女的性别差异,而是人类共有的属性。同理,传统女性气质的感性、直觉、审美也不应被视为女性的专属。其次,温顿对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和民族男性气质焦虑的呈现,展现出男性气质的不稳定性、多元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人员的跨国流动,不同国家、阶级的男性气质产生碰撞与交融,这一过程中,原有的地方男性气质等级秩序被打破,其背后原因不仅表现为权力的博弈,还包括生产关系、文化因素的影响,因而,对男性气质的考察应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最后,温顿揭示出澳大利亚传统男性气质与父权制、种族主义的共谋性,同时指出并非所有传统男性气质都是否定和消极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温顿对男性气质的颠覆性表现,其目的不在于抹除两性差异,而是强调在承认人类共通性的基础上,尊重个体的个性化表达和存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海内外人文社科都在对上一世纪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我国道教研究方面,已陆续进行了相关工作。但对海外的道教学研究回顾与总结工作,还有很多尚未完成,其中便包括日本道教学学术史研究。日本道教学研究得益于上世纪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一批专门研究中国道教的学者。这些日本道教学者建树颇丰,其中最为国际道教学界熟知的,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陶弘景《真诰》的译注和研究。又因陶弘景是六朝道教上清经派的
学位
自然地理环境是形塑各种人类社会类型的基本要素之一。“矿域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以地质矿产条件为基础,以矿产开发利用为“核心价值”的特殊社会类型。它是在对矿产形成技术性的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配合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精巧设计,所形成一种社会体系。从官私史书、宋人文集笔记、地方志、出土文献与民间文献以及考古调查报告等材料看,由于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宋代饶信地区(即饶州、信州)尤其是德兴、铅山
学位
金元鼎革所带来的社会剧变,引发了北方中国政治与文化思想的转型。其中,郝经的学术思想颇能反映出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元初学者之代表。郝经以金代学术为基,融汇两宋理学,在本体论层面独具建树。他以经史之学为根底,以有用之学为标的,重民生而弥合夷夏,是元初汉法推行的有力支持者。同时,郝经在反思金代诗文风气的基础上,以文道并重为务,以性情高古为典范。以此为前提,探讨郝经学术思想中的层次与内容,并厘清各个命题中的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未来将会变成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而伴随着“基金热”和企业定向招募的频频发生,机构投资者越来越走进人们的视野。机构投资者凭借着突出的人才优势、庞大的资金规模和较高的治理水平,在资本市场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机构投资者持股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是
学位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展现了都柏林人在殖民暴力、经济衰退、政治腐败、道德瘫痪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其孜孜不倦的脱困探索。其巨大的美学价值、创造性的叙述风格和丰富的意蕴是历来无数学者争相研究和解读的对象。笔者认为,乔伊斯对都柏林人困境的展现、探究和求索是乔氏思想主题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内容、发展脉络和内在结构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乔氏思想研究既广且深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使环境遭受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更好的应对碳减排的挑战,我国政府逐步出台了多方计划和政策,各地方、行业纷纷学习研究、规划和布局,针对具体情况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山西省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的发展长期依赖于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开发,过去片面地
学位
“洛学”由程颢、程颐两兄弟开创,是宋代理学四大流派之一,后逐渐成为“中州理学”之专指。在北宋二程、元代许衡、明代薛瑄、曹端的引领下,中州的理学风气甚为浓重。清朝推行“崇儒重道”政策,定理学为官学,为洛学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清初洛学大盛,涌现出“中州八先生”等著名学者。乾嘉时期,汉学发展壮大,理学虽失去学界主导地位,却在豫省各级官员的推动和洛学传统的影响下,占据中州学术主流。清代洛学开山孙奇
学位
立足于梅曾亮的个案研究,并把他放置于桐城派中进行观照,可以使我们对梅曾亮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以及桐城派的发展情况有一番深入的了解。梅曾亮是桐城派传衍中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推动清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作家,其诗文俱佳,文学理论也有独到精当之处,他对桐城派的传播壮大及清代文学的前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历来学者对他的关注较高,成果较多,但仍存有不少未开垦领域尚待发掘。本文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有所突破创
学位
明清易代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段,这一政权更迭过程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中原政权结束。有明清易代经历的戏曲家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心理认同等方面都受到剧烈震荡,他们对当时政治局势和文化思潮的担忧和反思,多寄托在戏曲创作中,他们的戏曲创作是清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史料、戏曲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献资料法、跨学科法等理论方法,探讨明清易代背景下戏曲家的生活境遇
学位
太空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的交叉特点显著的新学科。近几十年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正在快速发展,如何利用太空环境的特点,缩短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和玉米)的育种周期,正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已经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太空特有的微重力以及辐射等环境因素会诱变此环境中的农作物种子内的基因发生高频突变。但是如何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在有限条件下有效缩短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