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借助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范式对优秀运动员的生活史进行追溯式考察,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证研究的个案分析。研究者通过走进优秀运动员的生活,倾听优秀运动员的声音,解析优秀运动员的生命历程。在聆听讲述和梳理他们人生轨迹的过程中,笔者似亲历了一次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会变迁和体育发展,他们每个人生轨迹的转变,都引发着笔者深刻的思考,尤其是他们在体育道路上的经历和转折点上,更是折射出中国体育发展变迁的痕迹。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分析,作为一个社会环境中的人,优秀运动员生命轨迹的形成受所处的历史时空、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生命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交互建构;作为一个举国体制培养下的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他们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生命轨迹特征。本文所要力图回答的问题是:优秀运动员的生命历程的图景及其特殊生命历程的形成机制。即从宏观的社会视角,纵览优秀运动员的整体生命历程;从微观的体育视域,呈现不同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历程的样态;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特有的生命历程轨迹进行分析,寻找优秀运动员与普通人的生命历程的异质性轨迹特征;通过异质性特征反观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优秀运动员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对竞技体育发展带来有意义的启示。从历时性角度呈现社会环境影响、重要他人建构、生命事件影响和个体主观能动性重构四个不同类型的生命历程,解析个案,分析形成机理;优秀运动员的生命历程受其所经历的社会重大事件、所处的时空环境、社会制度和相互联系的生命等因素的构建,个体主观能动性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不同互动关系形成了优秀运动员差异化的生命历程图景。从共时性的视角,在生命历程理论“轨迹”、“转变”与“延续”的框架中对优秀运动员群体的“公共生命历程阶段”(进入专业队、专业运动队生涯、退役、就业)中转变的发生机制及轨迹延续的状态进行分析,探究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命轨。以生命历程的四个分析范式为维度探寻优秀运动员生命轨迹的致因,分析发现竞技体育制度、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环境、地域环境、社会重大事件、家人、教练员和队友、个体生命事件等因素对优秀运动员的生命历程具有构建和影响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重构作用。通过对优秀运动员运动轨迹的分析,归纳出优秀运动员生命历程的特征:优秀运动员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开始的早期性、专业与职业发展的高度同一性、就学顺序异于常态、体制性的文化教育困境、学生与运动员角色内冲突、运动生涯期间社会化的“孤岛期”、二次就业的必然性等特征。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需求并非常规的文化教育,主要是能力教育,应树立运动员“需求式”能力教育的文化教育理念;根据优秀运动员的需求,从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四个模块提供优秀运动员需要的教育;针对运动员学习时间少、零散、不规律的特点,采取学分制管理和多样化的授课形式,积极开发隐性课程。本着破解“孤岛期”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为原则,提出促进“孤岛期”正常社会化、创造优秀运动员“孤岛期”后的就业环境、打开“孤岛期”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秀运动员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