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类型选择与性能优化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ang3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的交通、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为了合理有效地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类型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路面结构、材料、使用性能和路面费用,本文首次提出了性能费用比法,并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遗传算法等方法,进行了四种基层材料的性能优化。主要结论如下: (1)交通荷载调查表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量大部分属于T2或T3级别;车辆超载严重,尤其在国道上,超限率达到100%~250%左右;胎压分布大多集中在0.7MPa~1.0MPa。 (2)根据路面的使用性能、重载敏感性和材料性能特点,本文推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结构,并对推荐结构各结构层厚度进行了探讨。 (3)孙立军等提出的路面使用性能综合方程,考虑了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性能模型参数α,β与半刚性结构参数Cosemi存在一定的关系。 (4)在不同的交通等级和环境条件下,两种推荐结构(沥青稳定基层结构和级配碎石过渡层结构)均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较小的寿命周期费用),值得推荐使用。 (5)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性能费用比法,进行了江苏南京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类型选择(交通等级L)。三种选型方法比选的结果完全一致,即沥青稳定基层具有最高的“性价比”,为最佳选择,级配碎石过渡层次之。 (6)灰关联等方法表明,沥青稳定基层材料主要针对疲劳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进行优化,可通过控制混合料空隙率或饱和度、4.75mm筛孔通过率和沥青用量来进行优化;级配碎石性能优化指标为回弹模量E,可在级配设计时进行考虑;两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性能优化指标可用综合压缩模量EYS表征,可从粒料级配和二灰剂量进行性能优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悬架系统是影响车辆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被动悬架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再有突破性进展。如今虽然主动悬架已得到运用,但高昂的生产费用限制了它的大范围推广。半主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污染也开始爆发。目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形成了以PM2.5和其他污染物(如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主的复合型污染。PM2.5成为我国当前首要大气污染物,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瓶颈,其污染预防和治理成为国内外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公众生产和生活的热点社会问题。在对各大城市PM2.5来源的解析中,机动车尾气
重载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能耗低等综合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铁路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重载铁路路基可能会出现路基变形过大、工后沉降难以满足要求等问题,采用桩板结
Web已经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海量的网页在为人们提供包罗万象、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如何快速地从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信息的挑战。Web典型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