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决策困难是指个体在职业决策过程中选择、决策各个阶段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常见形式包括准备不足、缺少信息、信息不一致等。职业决策困难影响着职业决策的速度和质量,并最终影响个体的就业状况。现有研究表明高职生群体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要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而高职生在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占相当比例,因此减少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生就业率而且有助于改善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表明适应性的决策风格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Mau,2000)而且还有利于一定程度上降低职业决策困难(Willner,Gati&Guan,2015)。因此,本研究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职业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现状,考察职业决策风格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基于研究结果为如何降低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提出可行性建议。本研究通过随机取样,选取某地区几所高职院校共700人进行调查,采用职业决策风格问卷(CDMP)、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共回收689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1.0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获得如下结果:(1)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总体水平较低(M=3.51,5D=0.52),职业决策风格中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努力投入程度、决策速度、取悦他人的意愿、对完美职业的渴望、妥协意愿得分均高于中点值(M信息收集=5.17,SD=0.83;M信息处理=4.99,SD=0.82;M努力投入程度=5.12 SD=0.85;M决策速度=4.50,SD=0.98;M取悦他人的意愿=4.39,SD=0.92;M 对完善职业的渴望=4.73,SD=0.90;M妥协意愿=4.66,SD=0.7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高(M=3.36,SD=0.51)。(2)适应性决策风格比如综合收集信息、理性分析信息等与职业决策困难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正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也呈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信息处理、对完美职业的渴望、咨询他人、投入程度、拖延、依赖他人六个职业决策风格维度均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决策困难。其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依赖他人和职业决策困难之间中介作用为完全中介,其余均为部分中介。结论: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低、职业决策风格以适应性风格为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较高;适应性的职业决策风格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从而有效降低职业决策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