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的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龙江流域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东经101°40′—105°20′,北纬32°21′—34°20′之间,主要涉及甘肃省迭部县、宕昌县、舟曲县、武都区、文县等县区,总面积31 800 km2。白龙江流域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植被主要分布区,地理环境复杂,植物区系成分多样。该流域苔藓植物资源虽丰富,但仅见零星报道,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因此开展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研究,能够完成该流域苔类植物种类摸底调查,为白龙江流域及甘肃省苔藓植物区系提供新资料。2007年—2008年在白龙江流域进行苔藓植物野外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3000余份,对其中500余份苔类标本的室内鉴定及苔藓植物相关文献整理,已确定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有苔类植物18科33属97种(包括种下单位)。其中78种、25属和12科为白龙江流域新分布;62种、14属和4科为甘肃省新记录;29种和4属为中国西北地区首次报道;中国濒危苔藓植物1种:耳坠苔Ascidiota blepharophylla Mass.;东亚特有属2个:多瓣苔属Macvicaria Nichols.和耳坠苔属Ascidiota Mass.。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科、属和种数分别占甘肃省苔类植物总科、总属和总种数的85.7 %,86.8 %,87.4 %。因此白龙江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区,是甘肃省苔类植物分布的关键地区。甘肃省白龙江流域的苔类植物可以划分为11个分布类型,以温带成分(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为主,占总种数的42.31%,其次是东亚成分,占总种数的34%,中国特有成分和热带成分各占总种数的9.28%,说明该流域苔类植物以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中国特有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亚热带亲缘关系。本研究选择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川西北部地区、祁连山、贺兰山和新疆5个地区与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从物种丰富度比较可以看出,白龙江流域苔类植物丰富度较高,仅次于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而祁连山和贺兰山苔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较低。从属、种聚类分析和相似性系数分析看,白龙江流域与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关系最近,其次为四川西北部地区、新疆、祁连山,与贺兰山关系最远。结合白龙江流域与邻近地区苔类植物区系关系及中国苔藓植物各分区中苔类植物分布特点,初步认为白龙江流域适合划入华中区。
其他文献
基于回路法对自动平压平模切机的双肘杆施压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利用梯度法进行数值求解,绘出双肘杆机构运动仿真曲线,并进行运动特性分析,建立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
目的:观察3例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RTH)患儿的诊治效果,并对2例患儿及其家系进行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基因突变分析。方法:3例患儿均进行甲状腺功能、垂体核磁及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提出了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案,阐述了土钉墙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以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
在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我市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和投资西部倾斜的大好机遇,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马铃薯生产作
<正> 祝老业医数十年,不仅精通经方时方,而且善于用小方验方治疗疾病,为了方便病人制定了许多小方单药,药简价廉,收效颇捷,下面介绍几个小方。1.钩藤、薄荷治疗感冒感冒是一
期刊
目的:建立延龄草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08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延龄草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薯蓣皂苷元在0.01~0.0
目的探讨影响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4年12月在本院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患者,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中多数毕业于普通师范院校,非特殊教育背景出身的教师,其专业成长历程益发艰辛。此研究的个案是毕业于普通师范学院的特殊教育老师,采取访谈法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患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老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以上,其中,骨科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