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数据的私家车共乘模式挖掘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DY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18年底,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1.89亿辆,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57.8%。我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交通混乱、尾气污染、油价上涨等问题已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难题。共乘模式是缓解上述难题的重要方法。共乘模式是居民通过共享车辆一起出行的交通方式,其通过共享车辆可以提高车辆的入座率,减少道路上出行车辆,从而减小车流量,缓解交通压力,降低尾气排放量,促进绿色交通。本文基于重庆市的汽车电子标识数据进行共乘模式的挖掘,目标是分析汽车电子标识数据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服务。通过挖掘私家车的出行行为,发展公共交通共乘和建立长期稳定的个性化共乘,从而促进共乘模式的发展。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汽车电子标识数据的车辆出行链提取方法。为了了解机动车的出行行为,针对汽车电子标识数据的特征提取了车辆的轨迹链和出行链。由于RFID阅读器存在交叉读、漏读等问题,通过清洗冗余数据和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补全轨迹获得了完整的轨迹链,并利用四分位数筛选法设定时间阈值提取出行链。(2)基于频繁序列模式的私家车出行热点路径挖掘。私家车出行热点路径是指单位时间内大量私家车通过的路径,其揭示了城市中共乘的需求性。为了用数据来说明共乘的需求,提出了基于频繁序列模式的算法Prefix-projected Sequence Pattern Mining based on Successor Set(PSSS),用于挖掘私家车出行热点路径并进行分析。(3)基于数据立方体的私家车规律出行行为挖掘。为了发展个性化的共乘,建立长期稳定的共乘模式,基于数据立方体挖掘了私家车的规律出行行为,为共乘推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4)基于相似性的共乘推荐。挖掘了个人的规律出行行为后,根据出行习惯的相似性进行共乘推荐。从出行行为时空相似性、车辆相似性和出发地相似性三个方面衡量推荐度,推荐度较高的两人之间推荐进行共乘出行,从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个性化共乘。最终,用重庆市真实的汽车电子标识数据进行了共乘实验。实验表明在一天早通勤期间,共乘出行可以减少6.09%的私家车外出,降低出行总里程数3.35%,节约汽油5吨多。私家车外出数量的减少将降低总的车流量,提高了通行能力,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同时总里程数的下降与汽油的节约有利于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因此,共乘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值得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 TNI)和心肌钙调蛋白(CaM)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增强患者心脏泵功能的机制。方法将164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人前软骨干细胞(PSCs)的可行性,分析其表型特点;研究脉冲电磁场对免疫磁性细胞分选的人前软骨干细胞(PSCs)增殖的生物学影响;构建猿肾病毒40大T抗原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直线加速器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的方法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6.5、19、21.5和
目的:探究中医治未病理论在2型糖尿病干预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
钛合金材料拥有良好的比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在医疗、航天航空、兵器等行业中应用十分广泛。但钛合金切削加工时切削温度高、切削力大、粘刀现象严重、刀具磨损快,导致钛合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由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痛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儿科预防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可能发生高热惊厥发热患儿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
目的:荧光碳纳米颗粒由于其优异的光致发光(PL)特性、表面功能可调性以及光稳定性等优点,在传感、生物标记、生物成像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中的荧光有机纳米颗粒和碳点(CDs)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贻贝仿生聚多巴胺(PD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化学稳定性以及较强的二次反应活性等优异特性,在表面化学和新型荧光有机纳米颗粒合成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重心由增量向存量转移,面对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建筑学教育如何适应城市转型期的发展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话题。建筑学课程只有和建
目的 探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印记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2)和H19印记缺失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PCR技术筛选出40例人子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具有IGF2和H19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