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对谎言的检测和识别研究最多的是司法犯罪领域,其研究中最常用的是隐藏信息范式(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主要用来研究犯罪嫌疑人有无对相关案(事)件的认知记忆及认知痕迹,目前绝大多数犯罪相关方面的谎言检测都是从认知负荷的角度出发,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测说谎者在对相关信息说慌时的情绪唤醒和认知痕迹,进而从生理指标上(皮肤电、呼吸、心率等)对说谎者进行角色认定(说谎者、诚实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谎言的检测和识别研究最多的是司法犯罪领域,其研究中最常用的是隐藏信息范式(Concealed information test),主要用来研究犯罪嫌疑人有无对相关案(事)件的认知记忆及认知痕迹,目前绝大多数犯罪相关方面的谎言检测都是从认知负荷的角度出发,以提问的方式来检测说谎者在对相关信息说慌时的情绪唤醒和认知痕迹,进而从生理指标上(皮肤电、呼吸、心率等)对说谎者进行角色认定(说谎者、诚实者),但这种方法只注重检测单个被试的欺骗行为且很容易受到反测试的影响(身体反测试、心理反测试),因此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新的谎言识别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注意是我们各种认知加工活动的基础和首要环节,而目前在谎言检测领域就犯罪者面对其故意隐瞒的犯罪相关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当前研究从注意的警觉--回避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图式理论,以及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隐藏信息范式和改进的点探测范式相结合,通过行为实验以及眼动追踪技术探讨模拟盗窃情境中不同角色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犯罪相关、犯罪无关、中性)的注意偏向成分及其注意加工的时间进程特点,从而更加全面地去认识和识别谎言。实验一选取了100名大学生被试,使用点探测范式,探讨了在模拟盗窃情境中有罪组和无辜组对犯罪相关物品的注意偏向特点,并考察能否通过注意偏向成分的差异来区分两组不同角色的被试。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将图片刺激改为文字刺激,以105名大学生被试为研究对象,检查不同角色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是否会受到刺激属性的影响。实验三选取10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使用自由阅览范式,借助眼动指标,检查两组被试在不同刺激类型上的注视模式及注意成分的时间进程特点。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辜组,有罪组对犯罪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时间更长,且对犯罪相关刺激表现出注意回避和注意解除困难的特点。此外,研究表明,有罪组对犯罪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比较稳定,基本不受刺激呈现方式(图片、文字)的影响,但相比较而言,文字呈现的效果要好于图片呈现。实验三使用自由阅览范式,结合眼动研究发现,与无辜组被试相比,有罪组被试在注意加工早期对犯罪相关刺激表现出了明显的注视回避;在注意加工后期对所有刺激(犯罪相关、犯罪无关、中性)都表现出了注意回避的趋势,但这种差异与无辜组相比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特色传统和重要抓手,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逐步发展、完善、成熟,是党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延安时期十三年(1935—1948),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辉煌、思想上更加成熟、理论上更加定型等等,这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以“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为议题,研究时期定格至“延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为主题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政策的支持,也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公司涉足无人驾驶汽车的生产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不仅能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还能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使人们未来的出行更加安全可靠。不过,无人驾驶汽车在无人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其作为一种智能化的交通工具,难免也会像传统汽车一样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具备高度自主性的特征,拥
笛卡尔认为,为真是命题的一种性质,真命题与实在相符合,而假命题则不然。真假与否在于我们基于观念进行的判断,而判断的对与错又在于我们对真观念的肯定或否定。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观念的真实性?笛卡尔对真理的描述并没有提供一种方法来辨别哪些观念能正确的表象实在。因此,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笛卡尔针对这一难题提出:“凡是我(沉思者)清楚分明知觉到的东西都是真的”。并将这条规定做为真理的首要规则,
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外在善中对运气的考量到现代规范伦理尤其是康德伦理学对运气的拒斥,运气在道德领域中的位置一直隐而不显。直到威廉斯通过批判规范伦理学的两大传统,重新将“运气”置入了道德领域进行考量和凸显,由此,威廉斯提出了一种探寻塑造人格同一性和个人伦理生活完整性的道德运气思想。威廉斯的道德运气思想所体现出来的批判反思式路径和对伦理生活多维度与个体完整性的整全考量主导了西方伦理理论思想近几十年的走向
现行《土地管理法》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然而,禁止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规定致使农村宅基地面临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窘境。与此同时,随着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实现宅基地财产价值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实践中,以非法买卖、出租、置换和继承等为主要形式的宅基地流转现象越来越多,由于在流转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致使流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层出不穷,司法裁判不统一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可见,宅基地法律制度已
法国作为现代公民教育的首创国,拥有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其公民教育汲取了《人权宣言》中的人权思想、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思想以及法国大革命中的公民教育实践成果,以卢梭、孟德斯鸠、孔多塞等人的公民思想为理论基础。法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公民教育的典范,形成了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法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实践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
根据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由DNA到mRNA,再由mRNA到蛋白质。遗传信息在由mR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中是以三联体密码的形式传递的。每种氨基酸至少对应一个密码子,最多的有6种对应的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人们已对不同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不同物种在密码子的使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好性;同一物种不同功能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61种有意
本研究运用心理传记学的方法,将南宋皇室后裔赵孟頫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流传至今的诸多文史、艺术资料,在符合心理传记学标准下运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赵孟頫的人生经历进行深度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他仕元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仕元后经历双重身份认同矛盾的他却在江南文人和大都文人中同时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可度。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角度对赵孟頫的经历展开探究。第一个角度从赵孟頫仕元的动机出发,分析了赵孟頫在家破国亡后曾经建立
名为合伙实为借贷型案件是一种新型案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在案件的发生上,覆盖区域广、覆盖法院层级多、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体现出此类案件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高发性;第二,在案件的裁判结果上,上诉率和改判率均较高,体现出在此类案件的裁判上具有相当的分歧。通过进一步研究个案,发现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为解决这类案件的同案不同判问题,应当为这类案件的裁判构建一个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