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等高校专业建设日益加强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进行体育教学成为体育界关注的焦点,而体育教学环境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引发高度关注。为了深入优化河南省体育教育一流专业建设高校的教学环境,加快做好一流专业建设,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评选的国家级和省级体育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五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教学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体育教育一流专业建设高校运动场地面积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教学的正常进行,但是教学硬件设施方面仍需加强。学校所有的场馆与场地规划不够合理,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发展。相关场馆设施维护更新不及时,大部分学校现有的专业设备老化现象严重。配套服务没有完全跟上,在校师生对体育教育专业场地设备的满意度不高。(2)教师的考核和聘用机制有待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来自行政职务和科研的压力比较大,无法把精力集中到教学中。高校的人才引入机制有待改善,包括对于论文的要求,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3)地区气候对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和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影响。河南省自然条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不可小觑,夏冬两季,极高的温度和空气湿度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都是一种阻碍。由于自然环境的约束,制约着教学的实施与开展,对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影响较大,对正常的教学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优化策略:(1)政府在学校的建设中更多的给予学校独立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政策和条件进行扶持;在现有体育条件设施的基础上,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寻找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场地的使用率;根据学校的整体布局,计划好宿舍、教师、场馆三维一体的空间布局,人性化的建设场地。(2)在现有体育条件设施的基础上,我们需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使每一块体育场地都能发挥最大的使用率,教师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地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模式进行调整.(3)教师应当对时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同时给予老师多的自我空间,适当与高水平院校的交流学习,尤其是针对基层教师的交流;加强年轻的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尤其是对现有的人才招聘制度进行改革。(4)河南省高校应该从联合培养的角度出发,植根于本土,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与一些中央直属高校的合作运用其的资源;鼓励学校与地方、企业的深度融合,紧贴当地的社会动向、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方向,创设更多的职业导师,带动学生更快地进行身份转变。建议:(1)运动设施作为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要发挥其保障效用,应根据自身条件,对室外场地进行改建、扩建,同时适当增加室内体育场馆的建设;使用绿色草木改善校园小生态环境,并且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设备。(2)加强对外交流,应把对年轻的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和青年优秀人才的聘任放在首位。应对现有的人才招聘制度进行改革,对于一些专业技术优秀、参赛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适当放宽准入指标。(3)根据河南省地域环境的特点适当改变教学的常规模式,针对天气变化特点,对河南省夏冬季节的体育教学要有别于春秋季节,要体现季节性,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4)学校应当针对岗位特色、学科特点细化科研论文在不同岗位评聘中的作用,重点考察教师的实际水平,对于本岗位的匹配程度。在学校在绩效和聘期考核中,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制度,引导学者在参加时遵守学术道德,对于评审组要秉承负责任的态度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遵守利益相关方专家回避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