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技术是一项新型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能在较低的钙硫比情况下接近或达到湿法工艺的脱硫效率,具有脱硫产物易于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CFB-FGD)技术是一项新型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能在较低的钙硫比情况下接近或达到湿法工艺的脱硫效率,具有脱硫产物易于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投资费用低等优点。
我国的燃煤发电在电力供给中占80%以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导致了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研究开发出技术可行、指标较高、工程改造量不大、施工周期较短、投资比较合理等特点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燃煤电厂CFB-FGD控制技术,本文以国家“十五”重点攻关课题“CFB-FGD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建立CFB-FGD稳态过程模型。
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然后深入分析CFB-FGD工艺净化烟气的机理以及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CFB-FGD稳态过程模型,该模型包括下面几个部分:流化床内平均空隙率模型、趋近绝热饱和温度模型、雾滴蒸发模型和单个颗粒脱硫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验证CFB-FGD工艺中运行参数以及烟气状态参数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机理讨论。
许多学者从化学反应传质角度采用机理分析的手段来建立脱硫过程模型确定脱硫效率,并且给出相关的经验关联式,但是这些式子中有许多未知参数和特定的应用条件,泛化能力较差,不适合拿来直接应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脱硫过程的原理分析推导出颗粒转化率与脱硫效率之间关系,与所建立的稳态模型联立,采用试差法求出脱硫效率,这样计算的优点是避免了复杂的过程机理分析,更加符合实际脱硫过程的原理。为检验该过程模型的可靠性,将建立的稳态模型的计算值与参考文献中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实际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
其他文献
2009年以来,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一直以“一个中心,一张覆盖网”的总体思路稳步推进,重在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末端预警能力,利用现有广电制播覆盖资源实现应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影响已深入到社会的许多方面,也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CCS,经DCS到FCS,再到今天的工业以太网,
火电单元机组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其控制系统设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义预测控制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先进控制策略,并被广泛应用于复杂工业过程中。自1987年提出,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在复杂的工业过程中已显示出其良好的控制性能。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广义预测控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目前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一股其预测输出的预测模型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专用或公用计算机网络代替传统控制系统中的点对点结构,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系统组件之间的控制信息可以相互传
由于作为外源基因受体的巨大优势,毕氏酵母近年来已成为倍受青睐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本文以重组毕氏酵母生产人血清白蛋白过程为例,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组毕氏酵母代谢模型以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培养过程为对象建立代谢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毕氏酵母以甘油和甲醇为碳源时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关系。利用该模型可以解得比碳源消耗速率、比生长速率、比乙酰辅酶A
机车运行监控系统是由列控中心、闭塞设备、车载速度控制设备等构成的用于控制机车运行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控制系统。列车对机车运行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烘丝筒是具有较大热容的大滞后系统,出口烟丝水份含量相对于输入变量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和滞后性;又由于入口烟丝水份含量波动等干扰,运用常规的PID算法难以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
冶炼烟气制酸是硫酸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硫铁矿制酸和硫磺制酸所不具有的优势。但目前国内烟气制酸过程主要是手动控制,控制精度低、效果差。针对烟气制酸过程不易建立准
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软件层次模型的设计成为与数据结构和算法同等重要的因素。目前,三层乃至多层的浏览器/服务器层次结构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矿井提升机,在提升机工作时转动惯量都会发生变化,而现在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一点。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全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