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基石。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以其专业性、高风险、表外交易的特点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对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识别分析后发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消费者识别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的成本和该风险带给金融机构的收益对防止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减少金融消费者的损失有着重要意义。但金融消费者分散、孤立的特点使得全体金融消费者识别交易风险的加总成本畸高,易使金融消费者之间产生搭便车现象。这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由其来识别风险并督促金融机构披露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提供了可行性。这方面国外提供了相应经验。此外,对金融衍生品进行分类监管,让能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进场交易,并通过提高保证金率等措施控制向金融消费者销售的场外衍生品风险,禁止高风险、低收益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在培育、发展阶段,金融衍生品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我国现行立法,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尚未明确金融消费者应享有的权益。监管机构虽然对金融机构从事衍生品交易提出了信息披露的要求,但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对披露的内容、方式要求不尽统一,特别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要求金融机构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告知)义务规定不足,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因此,完善立法,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和法定权利,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来统一履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职能就有了现实意义。本文篇章结构如下:引论。提出问题并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金融消费者与金融衍生品略论,主要金融消费者和金融衍生品一般理论,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衍生品进行界定。第二章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主要从相关案例出发,结合法经济学的理论着重分析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品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从构建金融消费者权利体系、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和对金融衍生实施分类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构想。第三章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建议,主要从各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立法、实践出发,结合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不足,从立法、成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和构建多渠道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纠纷解决机制方面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结论,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河北沧州连续发生的几起“上访敲诈政府”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争议的焦点在于这几起案件中行为人行使上访权利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从而引发关于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
孔子周游列国事迹及系年问题是学术界存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古今学者对此多有研究,至今尚无定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皆据《史记·孔子世家》,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资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网络在发挥其巨大的信息传播、促进网民交流沟通、监督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系统依法运作功能的同时,也出现
当前,我国刑事立法上前科消灭制度的缺失无益于使犯罪人正常回归社会,尤其是对可塑性极强的未成年犯罪人更是如此。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有利于保障未成年犯
瑜伽是一项新兴项目,近年来风靡全世界,它集动作、呼吸、冥想为一体,使练习者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瑜伽既注重培养形体、姿态、动作等外在美,又注重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等
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而且长期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从中医角度研究治疗慢性咳嗽具有重要意
目的 观察机械张力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和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Flexercell细胞体外拉伸力学装置对人成骨细胞MG 6 3进行牵张加载实验 ,用生化方法
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途径,成人教育已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09年底,“手机涉黄”话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针对“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三大运营商纷纷宣布一系列措施,严厉打击SP企业违法乱纪行为。作者以此社会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性规制在政府规制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内容不断扩展,方法不断改进,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对社会性规制理论的研究,能够为合理选择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