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隐喻翻译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ouh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注意力。学者们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地进行着超越,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从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到合成论,人们对隐喻本质的探索也在不断地前进;从最初的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到认知语言学,隐喻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越来越广泛。在两千多年有关隐喻的研究历史过程中,隐喻已经从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演化成了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它生动地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的语言,历史,习俗,经济甚至是心里特点,因此,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以顺利的进行交流,隐喻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Gutts的关联翻译理论则为隐喻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根据关联理论,人们的语言交际行为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人类的认知则往往趋向于在推理过程中付出最小的推理努力并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也就是交际行为的最佳关联性,而Gutts的关联翻译理论则致力于最佳关联的寻找。隐喻使用的一般都是非常规话的,不太符合逻辑的语言,对于隐喻的理解和翻译来说,由于带有大量的语境假设,并涉及相关的文化,主体认知能力等因素,寻找到最佳关联就是要在一系列模糊的显性和隐性含义中通过合理的推导,再现原隐喻的话语含义。本文介绍了关联翻译理论,通过对翻译过程的阐述展示了翻译的交际特性和推理特性,并对最大关联,最佳关联,处理努力和语境假设等概念在隐喻中的理解和应用做了详细的论述。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尤其适用于隐喻的翻译。将关联翻译理论应用到隐喻的翻译中,围绕最佳关联的寻找,本文总结了三条应用准则,依据这三条准则,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结合隐喻的特点,达到最大的隐喻效果。
其他文献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导致的环境问题更主要地表现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在这样的时代
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煤炭的利用形式主要是直接燃烧发电,这种方法不仅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污染十分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计算机+投影”形式的教学虽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但也存在着缺乏交互和操作不方便等方
在当代多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逐渐表现出对于能够表现地域特征、现实生活、历史文化的聚居环境的向往以及在应对全球化的同时对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有个性的期盼。对于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民营经济大多采用家族企业的形式,中小家族企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且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企业年金在养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随着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知识产权壁垒对我国的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许多企业家或学者对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已经熟知,但对中国出口企业
国际工程承包作为中国建筑业“走出去”的产业,同时带动了工程设备和劳务人员的输出。东南亚是中国工程承包的重要立足点和“试验田”,研究这一市场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对外工
家居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家居住宅的进步及发展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作为我们人类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科学文
轵关陉起点在河南济源县东的轵城镇,终点在侯马市南峨嵋岭和紫金山相交处的铁刹关,是山西绛州先到河南济源,后达洛阳的必经之路。始设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的绛州,辖河津、新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