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与延续,对于实现“村美民富”的乡村建设新常态,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自2008年浙江安吉率先在全国出台系统化美丽乡村建设计划以来,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迅速拉开帷幕。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实现进度,但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平衡性和成效悬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提及美丽乡村,不应该仅仅是那么几个典型地区的代名词,而应是全国各地乡村的普遍写照。素有“山东屋脊”之称的沂源县,坐落于沂蒙山区腹地,平均海拔为山东之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山区农业县,因此,本文以山区农业县沂源县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县城自然地理位置及优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沂源县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针对山区农业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丰富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体系,是为中国其他类似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开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为了更好地总结美丽乡村的建设经验,本文还总结了浙江安吉、江西婺源、台湾等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以及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韩国“新乡运动”、日本“造村运动”和德国“村庄更改”的典型实践经验为本文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