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F533的G.729语音编码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编码是数字语音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近20年来,随着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语音压缩编码理论与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的各种语音编码方案中,CELP(码激励线性预测)技术已成为最重要、最成功的语音编码技术之一。ITU-T于1996年3月公布了G.729语音编码标准,标准使用CS-ACELP(共轭结构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方案。CS-ACELP算法基于CELP编码模型,同时摒弃了CELP计算复杂度高和存储量大等缺点,能提供较低码率、高质量、低延迟的语音编码,是当前一种理想的编码算法。1982年,首枚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问世以及随后的飞速发展,为语音编码器的实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如今,随着各种高速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性能价格比的迅速提高,各种新型语音编码算法理论已经突破计算机仿真的范畴,进入到实用阶段。论文所采用ADSP-BF533芯片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DSP芯片,支持包扩G.729在内的多种ITU-T推荐的语音编码标准。本论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的语音编码技术的基本理论,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和阐述了G.729语音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算法的自适应码书搜索和固定码书搜索等关键模块进行了优化和改进,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其次,简要回顾了DSP芯片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工程知识,重点介绍了ADI公司Blackfin系列DSP芯片的特点和技术,并详细研究了ADSP-BF533芯片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各种外设接口,并以ADSP-BF533 EZ-kit Lite开发板为硬件平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语音编码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设计。然后,实现了语音编码算法源程序在开发板上的移植,并对现有程序进行了C语言级和汇编语言级的优化。优化之后,编码速度提高13倍之多,效果相当明显。最后,进行了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优化后的程序代码较好的完成了编解码功能,这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个解决空降集结环境下移动终端进行自主组网和位置信息交互的移动自组网协议,并为限制其中的广播泛洪新提出了一种最大距离广播路由算法。该协议的目的是完成在
MIMO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链路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当未知信道状态信息时,发射端采用空时编码、空分复用等技术,充分利用MIMO无线信道的分集和复用增益可以提高系统
光码分多址(OCDMA)通信因具有抗干扰性强、支持用户异步随机接入、动态分配带宽、软容量等优点,成为当前全光接入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但一直以来,安全性都作为OCDMA系统的固
H.264是一种具有高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和良好网络亲和性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它吸收了以往标准的优点,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算法,大幅度提高了编解码效率和图像质量,但也导致了
伴随着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化多媒体数据的制作、传播和获取变得简单快捷。与此同时,非法使用、篡改、伪造等衍生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行为不但对作品拥有
图像测量技术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基础,结合了光学、电路、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处理等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性能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除了在测量领域,图像测量在图像模式识别、图像
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光纤放大器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人们提出以半导体量子点作为有源介质,基于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限阈效应,实现光放大,研制新型半导体量子点光纤放
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进步,医师的影像诊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基于医学影像诊断系统(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System,MIDS)的“软读片”方法正逐渐在临床应用
智能天线是TD-SCDMA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利用波束赋形技术可显著提高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和发射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相邻小区间的干扰,较好地增大系统的覆盖范围,扩
大气激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简称FSO)是指利用激光束作为载体在大气中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通信方式。它结合了光纤通信与无线电通信的优点,目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