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港湾,还是联通世界的纽带,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浪费严重、海域环境破坏、能源消耗高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从战略高度上凸显了海洋经济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出发,将改进熵值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建立能够反映各省份海洋经济发展主观努力程度的二次相对评价模型。首先,界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深入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义包括创新驱动、协调稳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民生共享五个方面内容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然后以此作为准则层,构建了包含21个指标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模型进行客观性初次评价,测算出我国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2013-2016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沿海11个地区在创新驱动、协调稳定、绿色生态、开放合作、民生共享各个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我国不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良莠不齐,通过进一步的问题总结和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各沿海省份改善发展现状、发掘发展潜力、弥补发展短板。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主观性初次评价,计算得到2015-2016年沿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海洋经济综合评价值,再结合改进熵值模型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值。把2015年的两种综合评价值作为参考指数设为输入,2016年的两种综合评价值作为当前指数设为输出,将四组数据引入到群组决策DEA模型中得出二次相对评价结果。最后,运用DEAP2.1软件分别得到DEA模型和群组决策DEA模型下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值。根据二次相对评价结果,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标杆省份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总结经验,提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的建议。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一方面验证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二次相对模型的实证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11个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各地区制定针对性海洋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