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常规超声技术、钼靶摄影技术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进一步探讨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对乳腺肿物内微钙化灶的显示能力及其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因乳腺肿块就诊并住院手术治疗的67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就诊前从未接受过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术前均进行了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常规超声及钼靶摄影三种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均为乳腺肿块伴微小钙化灶。67例患者共有71个肿块(其中有4例患者双侧各一个肿块或者单侧有两个肿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常规超声、钼靶摄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微钙化灶的检查结果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7例患者共71个乳腺肿块中,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检出有微钙化的肿块59个,其中乳腺癌46个,良性13个;常规超声检出有微钙化的肿块48个,其中乳腺癌37个,良性11个;钼靶摄影技术检出有微钙化的肿块63个,其中乳腺癌48个,良性15个。三种影像学方法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的总检出率、恶性肿块内微钙化检出率及良性肿块内微钙化检出率分别为: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83.1%、90.2%、65%;常规超声67.6%、72.5%、55.0%;钼靶摄影88.7%、94.1%、75%。三种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78.0%、58.3%、74.6%;常规超声77.1%、39.1%、64.8%;钼靶摄影76.2%、87.5%、77.5%。结论:1.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微钙化灶在诊断乳腺癌中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作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大于40岁患者的乳腺肿块内发现微钙化灶,要重视乳腺癌的诊断。2.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能显著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内微钙化灶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3.浸润性导管癌的微钙化多为簇状分布,导管内癌的微钙化多为沿导管分布,这可能是乳腺癌病理类型与微钙化分布类型的关系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对簇状分布的微钙化检出率高于钼靶摄影,这可能是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