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6Al-4V表面微弧氧化高发射率涂层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和运输作用。近年来,我国在飞机的研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耐蚀性以及耐热性等优异性能而被广泛用作飞机的结构部件。但超高音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外壳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作用及尾喷管的火焰辐射都会导致机身温度的急速上升,高温下长时间的氧化过程会造成金属内部结构的变化从而损害其力学性能。高红外发射率涂层能够把热量以辐射能的形式进行传导,从而有效降低飞机表面及内部温度的上升,提高飞行寿命。本研究采用微弧氧化法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出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涂层。实验分别在 Na2SiO3-(NaPO3)6、(NaPO3)6、Na2SiO3-(NaPO3)6 基础成膜剂中添加碱金属盐类KMnO4、FeSO4、K2ZrF6作为反应电解液。通过改变添加剂浓度与氧化电压,优化得出各体系的最佳掺杂浓度与氧化电压,并研究了真空热处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实验还研究了涂层中MnO2、FeSO4和ZrO2的非晶态含量,涂层厚度,粗糙度及表面孔隙率对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利用XRD、SEM、EDS、XPS等测试手段分别研究涂层中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元素化学状态的变化,并采用拉伸试验机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和红外发射率,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影响涂层红外发射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中存在的主要物相有金红石-TiO2、锐钛矿-TiO2与基体Ti。电解液中的元素均参与涂层的成膜反应,基础成膜剂以非晶态SiO2、NaH2PO4与Na4P2O7存在,碱金属盐类分别以非晶态MnO2、FeSO4、ZrO2与ZrSiO4存在。涂层内大量非晶态氧化物的生成有利于局域能级与晶格缺陷的形成,可促进其红外发射率的增加。不同电解液的添加剂浓度与氧化电压均对涂层的结合性能有影响。在Na2SiO3-(NaPO3)6-KMnO4电解液中制备的涂层,其结合强度在KMnO4浓度为0.8 g/L,氧化电压为540 V时达到最大40.2 MPa;(NaPO3)6-FeSO4电解液中制备的涂层,其结合强度随FeSO4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电压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但均大于27 MPa;Na2SiO3-(NaPO3)6-K2ZrF6电解液中制备的涂层,结合强度大部分都大于18MPa;表明实验制备的涂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实验研究了在两种基础电解液Na2SiO3-(NaPO3)6、(NaPO3)6中加入碱金属盐类,微弧氧化涂层的红外发射率的变化。在Na2SiO3-(NaPO3)6电解液中添加KMnO4制备的涂层,当KMnO4浓度为0.8 g/L、氧化电压为540 V时,涂层的红外发射率达0.88,比没有添加KMnO4时提高了 10%。(NaPO3)6中添加FeSO4制备的涂层,其红外发射率在FeSO4浓度为9 g/L、氧化电压为450 V时高达0.91,已基本接近标准黑体的辐射值(0.93),比没有添加FeSO4时提高了 31.9%。在Na2SiO3-(NaPO3)6电解液中添加K2ZrF6制备的涂层,其红外发射率在K2ZrF6浓度为6 g/L、氧化电压为480 V时达到0.87,比没有添加K2ZrF6时提高了 7.4%。研究得到电解液的最佳配比为:(NaPO3)6-9 g/L FeSO4;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氧化电压:450 V,频率:600Hz,占空比:15%,氧化时间:20min。为了模拟涂层在太空中的使用环境,对红外发射率较高的样品进行真空热处理。结果发现,涂层中元素的存在状态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涂层的致密性、结合强度以及红外发射率均有一定的提高。Na2SiO3-(NaPO3)6-KMnO4体系中制备的涂层经过真空热处理后红外发射率从0.88提高到0.91,Na2SiO3-(NaPO3)6-K2ZrF6体系中制备的涂层经过真空热处理后红外发射率从0.87提高到0.91,均已接近标准黑体。
其他文献
切削颤振是发生在刀具与工件(或介质)之间的一种十分有害的动态不稳定现象,由于颤振会使加工表面产生振痕,将严重影响使用工件或机械的性能;颤振过大时,会使工艺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将承受动态载荷的作用,严重时甚至使切削加工无法继续进行;并且会造成噪声污染,危害操作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避免发生颤振,有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限制了切削加工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工程中典型的机床切削工艺系统和煤层钻机系统为研究对象,分
难混溶合金是一类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常规的铸造条件下,由于两液相间较大的比重差,极易发生液相分离,形成宏观偏析乃至分层的凝固组织,限制了该类合金的应用。难混溶合金的液相分离行为包括形核、扩散长大、Ostwald粗化、Stokes运动、Marangoni迁移和碰撞凝并等一系列过程。近年来,多元难混溶合金的凝固行为成为了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通过添加组元生成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石油储量的不断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得到广泛关注。而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子铁芯的关键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除了常规流程以外,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因其工艺的特殊性,在高品质电工钢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开展基于双辊薄带连铸的高强度、低铁损、薄规格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刚度、高硬度、低热膨胀系数、良好的耐磨性能和导热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核电及汽车制造领域具有非常广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结构件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熔化焊方法连接铝基复合材料时,通常会产生焊接气孔及颗粒偏聚等缺陷,同时还可能会生成Al4C3等脆性相,严重危害了接头的力学性能。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是一种新型固态焊接技术,可有
DZ444是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抗热腐蚀高温合金,拟用于制造地面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本文研究了该合金在铸态、热处理态以及长期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设计11种不同C、B、Cr、Al和Ti含量以及添加Zr和Y/Ce的合金,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系统研究了微量元素(C、Zr和Y/Ce)对合金组织与持久性能的影响、一种高B合金初熔行为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以及在长期时效过程中Al、Ti、
γ-TiAl金属间化合物有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高硬度等特点,即使在高温使役环境下依然如此。由于这些出色的机械性能,基于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钛铝合金成为了一种前景广阔的高温结构材料,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飞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叶片。由于钛铝合金全片层组织的PST(Polysynthetic twinned)晶体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PST晶体表现出了提升TiAl低压涡轮叶片高温性能的潜力。低压
纳米结构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未来先进反应堆(包括第四代裂变堆和聚变堆)重要的候选材料之一。纳米结构ODS合金优异的性能主要来源于高密度的纳米氧化物。这些弥散分布尺寸极为细小的氧化物可有效地阻碍材料内部晶界和位错的运动,同时可捕获辐照后材料中产生的缺陷和氦,从而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抗辐照能力。
镁锂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塑性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电子行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镁锂合金的绝对强度低、塑性不稳定、热稳定性和耐蚀性差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镁锂合金的晶体结构会随着锂含量的增加而改变,即从密排六方(HCP)单相结构到密排六方(HCP)和体心立方(BCC)双相结构再到体心立方(BCC)单相结构。因此,本文结合了微观组织表征
IN718合金是一种时效强化型Ni-Fe-Cr基变形高温合金,其主要沉淀强化相是γ"相,同时析出少量γ’相进行辅助强化。由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IN718合金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和石油等关键领域。然而,当服役温度超过650℃,合金的主要强化相γ"相聚集粗化进而转变成稳定的δ相,导致合金的强度、塑性等一系列性能迅速下降。在过去的30年中,为了提高合金的服役温度,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
金属管道是流体输送的主要工具,它具有运输成本低、投资少、效率高、密闭性好和运输量大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管道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其敷设环境、输送介质、设备老化、运行年限的增长等问题,管道腐蚀成为引起管道破坏和失效的主要因素。这不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会给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防止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有必要大力深入研究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