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M2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血清可溶性TREM2与中国汉族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全球第二大痴呆类型,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V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针对VD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髓系细胞2中表达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是一种新型的跨膜细胞免疫受体。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TREM2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尚没有TREM2参与VD发病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TREM2在VD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该研究共纳入120例VD患者和120例健康志愿者,分为血管性痴呆(VD)组和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临床医师采集所有研究对照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及受教育情况,同时记录临床检查结果如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临床统计学指标。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认知功能进行评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法,评测医师不清楚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所有研究对象于入组次日早晨采集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TREM2(solution TREM2,sTREM2)的水平。结果:(1)人口统计学指标:VD组与NC组的年龄(70.4±6.0岁VS 70.9±6.7岁)、性别(男/女:74/46 VS 67/53)及受教育年限(7.4±2.1年VS 7.9±1.9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统计学指标:VD组与NC组的收缩压(149.7±12.1mmHg VS 147.2±10.3 mmHg)、舒张压(95.1±8.5 mmHg VS 93.6±9.7 mmHg)、身高体重指数(24.7±1.4 VS 24.4±1.2)、糖化血红蛋白(6.51±0.74mm/L VS 6.39±0.82 mm/L)、空腹血糖(6.65±0.80 mm/L VS 6.53±0.91 mm/L)、总胆固醇(4.56±0.73 mm/L VS 4.70±0.88 mm/L)、甘油三酯(1.63±0.22 mm/L VS 1.60±0.19 mm/L)、高密度脂蛋白(1.25±0.1 8 mm/L VS 1.28±0.14 mm/L)及低密度脂蛋白(2.62±0.18 mm/L VS 2.58±0.23 mm/L)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MMSE评分:VD组与NC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22.8±1.7)分和(27.8±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血清sTREM2水平:VD组与NC组的血清sTREM2水平分别为(214.2±16.9)pg/ml 和(220.5±14.7)pg/ml。与 NC 组相比,VD组患者血清sTREM2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相关分析:在VD组患者中,MMSE评分分别与人口统计学、临床统计学指标及血清sTREM2水平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VD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血清 sTREM2水平呈正相关(r=0.387,P=0.008),而与年龄(r=-0.271,p=0.081)、性别(r=0.293,p=0.167)、受教育年限(r=0.245,p=0.193)、收缩压(r=0.306,p=0.528)、舒张压(r=0.264,p=0.456)、身高体重指数(r=-0.312,p=0.304)、糖化血红蛋白(r=0.229,p=0.240)、空腹血糖(r=0.275,p=0.339)、总胆固醇(r=0.428,p=0.645)、甘油三酯(r=0.333,p=0.461)、高密度脂蛋白(r=-0.251,p=0.702)及低密度脂蛋白(r=0.270,p=0.326)无明显相关(p>0.05);(6)回归分析:在VD组患者中,MMSE评分与人口统计学、临床统计学指标及血清sTREM2水平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VD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年龄(β=-0.228,p=0.071)、性别(β=0.309,p=0.113)、受教育年限(β=0.270,p=0.196)、收缩压(β=0.261,p=0.414)、舒张压(β=0.237,p=0.372)、身高体重指数(β=-0.385,p=0.229)、糖化血红蛋白(β=0.409,p=0.318)、空腹血糖(β=0.325,p=0.421)、总胆固醇(β=0.283,p=0.679)、甘油三酯(β=0.362,p=0.506)、高密度脂蛋白(β=-0.413,p=0.437)及低密度脂蛋白(β=0.334,p=0.658)无明显因果关系,而与血清sTREM2水平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β=0.396,p<0.001),这种相关性独立于人口统计学指标和临床统计学指标。结论:(1)VD患者血清sTREM2水平明显降低;(2)血清sTREM2水平是VD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VD患者认知功能一种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第二部分过表达TREM2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过去几十年针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而神经炎症被认为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髓系细胞2中表达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是一种主要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上的跨膜受体,近来的研究表明TREM2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抗炎作用。然而,TREM2在血管性痴呆中的抗炎作用迄今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TREM2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方法:30只8周龄的C57BL/6J小鼠,采用短暂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BCCA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其中,Sham组小鼠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s)法分别检测Sham组和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VD组TREM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明确TREM2在VD中的表达变化。VD组小鼠根据是否给予侧脑室注射TREM2过表达慢病毒(a lentiviral vector that encoded TREM2,LV-TREM2)分为 TREM2 过表达慢病毒对照VD 组(LV-control)组和 TREM2 过表达慢病毒 VD(LV-TREM2)组,Sham组和LV-control组小鼠均给予侧脑室空白对照载体注射。各组小鼠侧脑室注射慢病毒载体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检测,以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检测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制作小鼠海马CA1区层面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NOS及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Arg-1的表达量,同时提取海马总蛋白,并BCA(Bicinchonininc acid,BCA)法测蛋白浓度后,应用Western blots法进一步证实iNOS及Arg-1的表达变化;同时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中促炎因子(IL-1β、IL-6 及 TNF-α)、抗炎因子(IL-4、IL-10 及 TGFβ)及炎症趋化因子(MIP-lα及MCP-1)的基因水平;最后,在各组小鼠海马CA1区石蜡切片中行尼氏染色,以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水平。结果:(1)TREM2的基因和蛋白水平:VD组小鼠造模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的TREM2基因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其中TREM2的高峰值出现在造模后的第3天;(2)Morris水迷宫的结果显示:Sham组、LV-control组及LV-TREM2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分别为(12.34±0.96)cm/s、(12.23±1.01)cm/s及(12.29±1.05)cm/s,三组小鼠游泳速度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Sham 组、LV-control 组及 LV-TREM2 组小鼠的第 1-4天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62.30±3.12)cm/s、(41.50±2.34)s、(23.40±2.10)s 及(16.23± 1.28)s]、[(62.42±3.18)cm/s、(56.89±2.97)s、(46.79±2.54)s及(35.17±1.95)s]及[(62.51±3.16)cm/s、(50.90±2.61)s、(38.05±2.03)s及(26.72±1.52)s],结果表明训练第1天,三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训练第2-4天LV-TREM2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较LV-control组小鼠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LV-control组及LV-TREM2组小鼠的原平台象限时间分别为(65.33±3.25)cm/s、(42.16±2.31)cm/s及(54.67±2.78)s,LV-control组小鼠的原平台象限时间较LV-TREM2组小鼠明显缩短,三组小鼠原平台象限时间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Sham 组、LV-control 组及 LV-TREM2 组小鼠的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分别为(6.23±0.45)cm/s、(2.36±0.39)cm/s及(4.28±0.41)s,LV-control组小鼠的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较LV-TREM2组小鼠明显减少,三组小鼠穿越原平台象限的次数时间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3)小胶质细胞表型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的结果显示,与LV-control组小鼠相比,LV-TREM2组小鼠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量明显减少,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Arg-1的表达量明显增多,表明TREM2可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三组小鼠间iNOS及Arg-1表达量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RT-PCR的结果表明,与LV-control组小鼠相比,LV-TREM2组小鼠海马脑组织中促炎因子(IL-lβ、IL-6及TNF-α)的基因水平明显下降、抗炎因子(IL-4、IL-10及TGF(β)及炎症趋化因子(MIP-1α MCP-1)的基因水平明显增加,表明TREM2可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促炎因子表达,并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抗炎因子的表达。三组小鼠间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趋化因子间基因水平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海马神经元凋亡: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LV-control组及LV-TREM2组小鼠的海马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0.84±0.06)、(0.37±0.03)及(0.72±0.05)。与 LV-control 组相比,LV-TREM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明显减少。三组小鼠海马尼氏染色阳性神经元比例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VD小鼠造模后TREM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2)过表达TREM2可明显改善V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3)在VD中,TREM2可能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减少炎症损伤及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大港石化公司常压装置常压塔腐蚀情况的检测结果,分析了常压塔产生腐蚀的机理,并提出了防腐措施。
新课标背景环境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工作开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加强听力教学,促进初中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对于深化英语教学质量,发挥英语语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
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是衡量交叉口运行状况以及使用者对其运行质量的感受的重要的定性指标,它既是交叉口设计和交通管理控制措施确定的依据,也是交通设施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
面对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秦皇岛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了“
目的:探讨对实施乳腺癌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提高其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某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护理方法的不
焦虑性格与焦虑症文/沈农夫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焦虑症是遗传和环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所谓遗传,并不是说上一代得了这种病一定要遗传给下一代,只是说
老年性痴呆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呈进行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且其疗效欠佳。督脉作为奇经八脉之一,与心、脑、肾关系密切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合唱这一具有实践意义、强调共性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审美教育活动中最生动的形式之一。校园合唱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
利用ANSYS14.0软件,对某梭式窑的自吸式烧嘴在冷态、风门开度为10mm、烧嘴出口相对压强为0Pa、燃气相对压强分别为20000(工况1)和40000Pa(工况2)两种典型工况下内部的流动和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