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胃癌术后化疗间期证素的分布特点及与肿瘤标志物(CA199、 CEA)的相关性,为胃癌中医证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76例胃癌术后患者4次不同化疗间期的四诊资料进行规范化采集,将采集资料进行证素辨证,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胃癌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并按不同性别组、不同化疗间期进行分组比较各主要证素的分布差异;同时采集每一化疗间期的肿瘤标志物指标CEA、CA199水平,将肿瘤标志物与各主要证素做相关分析。结果:1.年龄分布特点:以60-69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证素分布特点:主要病位证素是胃,其次为脾、肝、肺、肾;主要病性证素是湿,其次为阴虚、气滞、气虚、热。3.不同性别组比较:女性组病位证素“肝”的构成比高于男性组,男性组病位证素“脾”“肺”的构成比高于女性组。4.不同化疗间期比较:在四个化疗间期中,病位证素“胃”在第二次、第三次化疗间期的构成比均较前一次明显增加,在第四次化疗间期构成比较前下降;病位证素“脾”在第二、第三、第四次化疗间期中的构成比均较前一次明显增加。主要病性证素在不同化疗间期的构成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证素与肿瘤标志物相关性:病位证素“胃”与CA199呈正相关;病性证素“气虚”与CEA呈正相关。结论:1.福州地区胃癌术后化疗间期的主要病位证素在“胃”,病性证素在“湿”。病性证素“湿”与化疗对“脾胃”的损伤、地区气候饮食及体质特点有关。从“胃”“湿”论治本病有重要意义。2.不同性别组的病位证素分布有差异:女性组病变时容易涉及证素“肝”,与“女子以肝为先天”有关;男性组病变涉及“脾、肺”的证素较女性组多,治疗时应注重调摄“脾”、“肺”。3.不同化疗周期证素的分布有差异,提示“补脾健脾”应贯穿胃癌病程的始终,在化疗间期应重视“和胃降逆”。4.病位证素“胃”与CA199呈正相关,病性证素“气虚”与CEA呈正相关。提示这两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