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于《矿井地质规程》中,以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煤层可采性指数作为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指标提出疑问,认为这两个指标并不能完整的体现出煤层厚度的变化特点,因此确定一个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集一矿1煤组、6-1、8、11-2、13-1五个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环境与地质构造角度,对影响煤层厚度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模糊综合理论,选取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煤层不可采指数、煤层夹矸厚度系数、构造指数四个指标,对煤层厚度稳定性做出定量评价。新集一矿是推覆体下采煤的成功典范,本文选取13-1、1煤组两个主采煤层进行厚度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讨论煤层厚度稳定性是否受到推覆构造的影响,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新集一矿13-1煤层具有良好的沉积环境,沉积基底稳定,后生冲刷没有对煤层厚度产生影响;而与推覆构造有成生联系的层滑构造是影响13-1煤层厚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层滑构造导致井田内构造煤发育,其发育程度大于相邻未受推覆构造影响的张集井田。2.新集一矿1煤组,1中煤层几乎全部被冲刷,其层位被砂岩取代,1上煤层在井田南部呈现出大面积的无煤冲刷区,综合整个井田看,属于极不稳定煤层,但是单从井田北部看,煤层稳定性较好;1煤层位于1煤组下部,呈北厚南薄的现象,后期构造变动引起的层滑构造加剧了1煤组厚度的变化,但对厚度稳定性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