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级围岩铁路隧道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受力影响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既有和在建的隧道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施工技术等原因,超欠挖现象较为普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超挖造成的衬砌质量缺陷,势必对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以铁路客运专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埋深、不同超挖部位和不同超挖量情况下,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超挖现象在各级围岩中都比较普遍,且相当一部分已超过了规范中的规定值,拱顶和拱肩是比较容易出现超挖的位置。  (2)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研究了拱顶、拱肩部位超挖对围岩变形和围岩应力的影响。总结了在不同埋深、不同超挖高度和超挖角度的情况下,围岩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掌子面挤出位移、围岩应力分布、受拉破坏区以及塑性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拱顶超挖对拱顶沉降和掌子面挤出位移的影响较大,拱肩超挖对边墙水平位移也有一定影响。拱顶超挖对围岩第一应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导拱顶和拱肩部位,拱肩超挖对围岩第一主应力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上导拱肩和拱腰。另外,超挖对围岩破坏区域的影响较为复杂,存在应力集中问题,使围岩受拉破坏区和塑性区深度有所增加,受力状态更为不利。埋深增大时,超挖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  (3)通过分析拱顶、拱肩部位超挖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得到了在不同超挖高度和超挖角度的情况下钢拱架的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挖改变了钢拱架的受力情况,导致超挖区压应力减小,超挖区两侧部位压应力增大。随着超挖高度的增加,超挖区两侧的压应力值会随之增大。随着超挖角度的增加,最大压应力值先增大后减小。未超挖时,拱架受力情况整体处于安全状态,出现超挖时,部分工况的拱架最大应力会超过许用应力值,导致拱架处于危险状态,超挖高度和角度不同时,钢拱架发生破坏的位置也有所不同。
其他文献
我国很多沿海沿河地区存在淤泥质土地层,由于淤泥质土压缩性高、天然含水量大、流动性强,极易引起地基沉降,或者造成施工过程中桩基础的断桩、偏位和缩颈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Polymer modified cement mortars for Concrete Structure Repair,简称PCMR)是一类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材料,其通过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适当的
近年来的地震暴露出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愈加巨大的问题,使得工程界认识到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一级设计准则的抗震设计理念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结构抗震功能的深层次要求。在这
红层软岩因成分复杂和结构特殊而普遍具有崩解性,常常引发地质灾害。鉴于目前国内外对红层软岩的崩解机理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从微观角度观测分析
随着大跨空间结构在跨度及纵向长度的不断突破以及恶劣天气的大量出现,温度作用及风荷载等对结构的影响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柱面网壳结构跨度及纵向长度较大,即使看起来微不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骨料资源匮乏及废弃混凝土占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矛盾,保证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在我国,目前关于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在抗冻耐久性方面不同学者得到的结论并不相同。本人选择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抗冻性为主要研究方向,探讨引气剂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拓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
人工挖孔桩护壁结构是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其设计功能主要是保护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实现成孔,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并没有考虑护壁在桩水平受力过程中的荷载分担作用,
本文基于拟静力试验对两层单跨防屈曲支撑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在反复低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强度、刚度退化性能等力学特性和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自唐山地震以来又一次震害巨大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作为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地区,一
强地震动是地震中建筑物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近场地震动的研究涉及对震源的了解和认识、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等一系列基本科学问题,其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