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模糊语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涉及语义学、文体学、语用学及语篇分析等多种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不同语篇(语类)中的模糊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总统竞选辩论中经常出现的模糊语却没有得到深入研究。具体来说,很少有人关注模糊策略这一语用策略在辩论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因此,本文以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的模糊策略为研究对象,试图从顺应论的角度阐述候选人如何使用模糊策略来实现交际目的。本文拟解决研究问题如下:(1)总统辩论中模糊策略的语言实现手段有哪些?(2)候选人如何使用模糊策略顺应不同的语境?本文选取2016年美国政治竞选辩论作为语料,试图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是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的过程,在选择过程中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语言的选择过程实际就是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动态顺应。本文首先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分析模糊策略的变异性及其语言实现形式。然后从非语言语境的三要素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角度详细分析总统候选人如何使用模糊策略顺应不同的语境。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总统竞选辩论中,模糊策略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可以在三个语言层面上得以实现,即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第二,在总统辩论中,候选人使用模糊策略是为了顺应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中的种种因素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本文对总统竞选辩论中模糊策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模糊策略及其运行机制的理解,了解候选人使用模糊策略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模糊策略的语用研究,同时,也对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正确使用模糊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