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20年来,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频率和严重性急剧增加,寻找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十分迫切,而现有药物由于其毒性和副作用使得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本论文以最重要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频率和严重性急剧增加,寻找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十分迫切,而现有药物由于其毒性和副作用使得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本论文以最重要的致病真菌之一白色念珠菌为模型,高通量筛选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缺陷及药物敏感的突变株,以期为研究新型的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打下基础。
本研究首先采用反义RNA技术,将白色念珠菌反义cDNA文库转化白色念珠菌缺陷型菌株CAI-4(△ura3::imm434/△ura3::imm434),在无脲嘧啶的YNB培养基上筛选出大量基因表达降低或沉默突变体,通过优化转化条件,使转化效率达到了170个/μg质粒。然后进一步采用几丁质结合染料Calconuor white(CFW)作为筛选因子获得一批细胞壁合成缺陷的突变菌株,在随机选取的200个沉默突变体中,获得了50个CFW超敏感的突变菌株。将分离获得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进行离体药物敏感性分析,在此选用了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M27-A方案,以ATCC90028作为质控菌株,并将突变株与原始菌株CAI-4进行比较,以获得用于进一步克隆细胞壁上药物靶点基因和进行药物筛选的有利突变株,在50株CFW敏感株中,大部分菌株对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表现出敏感。最后通过采用TDPCR、Hot start PCR、缩小PCR反应体系等措施优化扩增基因组DNA的PCR条件,获得了清晰、特异的扩增条带,为以后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获得影响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因其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国际上不同种族间关于2型糖尿病易感区域及候选基因的报道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选择了编码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uuynia cordate Thunb.)的全草,药食兼用,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是鱼腥草注射液的主要原料。目前,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植物之一。本实验一方面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鱼腥草再生体系,另一方面以挥发油、甲基正壬酮、总黄酮、绿原酸、槲皮素、游离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粗脂肪、可溶
生物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中已显示了巨大潜力。但是,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小麦品种改良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作物,其主要原因是小麦遗传背景复杂,导致其外植体在组织培养再生能力极差。为了揭示细胞脱分化的分子机理,我们提出了“酸碱脱分化假设”。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本研究以小麦成熟胚为材料,测定PM H~+-ATPase在脱分化过程的水解活性变化及PM H~+-ATPase在脱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在生理及分子水平上
核素会通过多种途径污染土壤和水体,并可经食物链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其有效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比较经济、简便、绿色的修复技术,而螯合剂可以作为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试验以花生、紫云英和香雪球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盆栽试验,在不同程度钴(20、40、60mg/kg土)污染土壤中分别施加2.5、5.0、7.5 mmol/kg的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NTA(氨基三乙
本文采用Co-γ射线辐照离体培养6d的东方百合鳞片,对鳞片离体诱导的不定芽在生长、生理等方面的损伤修复效应,从个体、细胞、染色体等水平上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海洋碳源类型多样,碳循环途径复杂,海洋微生物参与到各个碳循环途径中,在海洋碳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针对不同碳源的降解利用进化出不同的代谢类型。新属新种嗜琼胶卵链菌YM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HC)即白细胞抗原系统(HLA)是人类基因组中多态性最高的区域,其编码的糖蛋白分子在人类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HLA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以川产山茱萸为试验材料,对山茱萸的有效成分苷类和多糖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山茱萸总苷的提取工艺和大孔吸附树脂Dimon HP20富集山茱萸总苷的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