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乳癖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组织AP-2α、C-erbB-2的表达的影响及AP-2α、C-erbB-2的相关性。探讨乳癖方外用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在单纯疾病造模基础上添加夹尾方式复制乳腺增生肝郁气滞病证结合模型。48只Wistar雌性大鼠同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乳癖方大、中、小剂量组和病证结合乳癖方组,分别进行乳房局部给药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乳房外形、乳腺组织形态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乳腺组织AP-2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1.体重变化:大鼠经雌二醇、黄体酮联合造模并用药干预后,第二周内各组大鼠体重均有所下降,病证结合模型组和病证结合乳癖方组下降更明显。正常对照组与其它组比较体重下降不明显。第三、四周各组大鼠体重有所增长,第四周除病证结合模型组和病证结合乳癖方组外,其余各组都基本恢复到实验前水平,正常对照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头高度、直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疾病模型组大鼠和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第2、3对乳头高度、直径明显增加(P<0.01);经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的乳头高度、直径明显小于疾病模型组大鼠和病证结合模型组(P<0.05或P<0.01)。3.脏器系数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疾病模型组大鼠和病证结合模型组的大鼠子宫系数和肝脏系数显著增加(P<0.01),脾脏系数无明显变化。经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子宫系数降低(P<0.05或P<0.01),各组肝脏系数也有所降低,各组脾脏系数无统计学差异。4.性激素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疾病模型组大鼠和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血清E2含量显著增高,血清P含量明显降低,血清E2含量单纯疾病模型组与病证结合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经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清E2含量降低、P含量升高(P<0.05或P<0.01)。但三苯氧胺软膏组血清E2含量降低到正常以下,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形态学变化:单纯疾病模型组和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的乳腺组织病理形态都为重度增生,与正常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经药物干预后,各组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P<0.01)。6. C-erbB-2表达变化:C-erbB-2在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复制乳腺增生模型后显著增高(P<0.01);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能够显著降低C-erbB-2在大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将大鼠乳腺组织按病理分级统计发现:随着乳腺组织增生程度的加重,C-erbB-2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病理分级与C-erbB-2的表达关系密切(x2=38.72, P=0.000, Pearson列联系数C=0.432,P=0.000)。7.AP-2α表达变化:AP-2α在正常大鼠乳腺组织及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中均表达。复制乳腺增生模型后显著增高(P<0.01);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能够显著能够降低AP-2α在大鼠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将大鼠乳腺组织按病理分级统计发现:随着乳腺增生病理级别的增高,AP-2a的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AP-2α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04, P<0.01)。AP-2α与C-erbB-2在大鼠乳腺增生组织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82,P<0.01)。结论:1.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方法,成功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在以上基础上采用夹尾方式成功建立肝郁型乳腺增生病证结合动物模型。2.乳癖方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及肝郁型乳腺增生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升高孕酮含量,调节血液中雌孕激素的相对平衡而实现的。3.乳癖方可使大鼠乳腺增生组织AP-2α、C-erbB-2的表达降低,说明通过转录因子AP-2α下调原癌基因C-erbB-2的表达也可能是防治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