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思想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随着国家关于美育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新课标的不断落实与推进,学校美术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为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鼓励了地域传统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鼓励了美术教师积极开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资源。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炕围画,是山西民间艺术的代表。是一种北方民间常见的为了装饰室内而绘制的画,也被称为“围子”、“围画儿”。“炕围画”是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为一体的,融合了壁画、年画、彩绘等多方技艺。曾经的山西“炕围画”盛行一时,如今了解、研究者甚少,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种独具山西民间特色活动进行调查、了解,并整理、分析,将其作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成为当地美术课程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山西民间文化,也将山西当地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开展具有山西特色的民间美术教学活动,让山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本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篇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方法、创新点、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概述了山西“炕围画”的基本情况和应用意义,主要从“炕围画”的基本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的可行性分析和应用意义三方面介绍。第三部分是对山西“炕围画”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问,归纳分析“炕围画”的开发利用现状。第四部分是笔者以“炕围画”为主题的课程开发及教学设计,通过四个部分逐步深入学习“炕围画”。第五部分是山西“炕围画”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多媒体运用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及建议。第六部分是对本篇论文的总结及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有更多的以优秀文化为主题的课程资源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在教学当中,也希望本文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