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者需要状况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n_ac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强制性要求育龄妇女只能生育一胎。然而,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各种社会风险的存在,导致很多独生子女过早离世,给父母带来沉重的打击,这些父母自称是失独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失独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普遍存在而又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遭遇独生子女去世这一沉重打击,这些父母的人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此时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又存在哪些真实需要,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都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失独者基本生活及相关权益的维护与保障,也关系到政府及社会各界采取扶助措施的有效程度,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关于失独者的情况调查多见诸于新闻媒体,而在学术领域,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文章是将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上一般着重于救助金的运行机制、社会政策的扶持等方面,还没有针对失独者特殊需要的系统研究。笔者围绕“失独者的需要状况”这一主题,将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第1章绪论将文章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其中着重对“失独者”和“需要”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第2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第3章是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资料收集采用了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其中半结构化访谈包含网络在线访谈和传统面对面访谈两种方式,以网络在线访谈为主。第二部分:第4章以6位失独者个案为例,对失独者的生活变化、需要及其满足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一是经济供养需要,具体表现形式为获得国家计生补偿、获得医疗费用减免以及获得工作的需要;二是生活照顾需要,具体分为医疗照顾和养老照顾两种需要;三是精神慰藉需要,主要内容包含心理疏导、得到关怀以及精神寄托三方面。第三部分:第5章是对影响失独者需要满足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出发,失独者的需要不能满足一方面是受需要主体自身脆弱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国家政策、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基层政府对失独者的忽视,导致失独者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此外社会各界对失独者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也影响了失独者需要的满足。第四部分:第6章是对策探讨,针对第5章分析的影响因素,分别从需要主体层面、社区层面、政府政策制度层面以及非政府社会组织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7章是结语,包含对上文的总结、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思考以及本文的局限性:一是对失独者需要的相关研究资料过少,笔者的调查研究完全建立在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必然受到笔者本身研究水平的限制;二是访谈案例过少,笔者只有6例失独者的访谈资料,内容涵盖不够全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了解骨折类型和内固定位置,记录并发症,Sanders评分系统功能评分,以
国际上,身体知作为对科学知的超越,近年来在运动文化传承领域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阐释身体知在运动文化传承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本研究以金子明友
目的:评价国产仿制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普通片与拜耳硝苯地平缓释片(原研药)的一致性,包括体外一致性(硝苯地平特殊杂质、溶出度、晶型和含量测定)评价和体内一致性(体内生物等
目的评价微创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内窥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49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均行经椎板间入路脊柱全内窥镜下微创椎间盘切除术。结果 49例获得6~9个月,平
目的探讨解剖加压钛板结合螺钉单皮质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加压钛板结合螺钉单皮质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8例。结果本组随访5~12个月,骨折均达解剖或近似解
<正>笔者分别于2008年7月与2009年7月各收治儿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1例,依次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病例1:患儿,男,6岁,因肘关节外伤(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在外院手术处理,术后4周
目的探讨陈旧性肩关节脱位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9例陈旧性肩关节脱位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比较术前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本组获随访6~15个月,术后
通过文件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对1994-2001年中体操、跳水、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和蹦床6个项目的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分析这几个项目在竞技类研究中的特点和存在
目的:分析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研究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
简·奥斯汀是英国主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以机智幽默和结构优雅的讽刺风格而著称。她的小说堪称英国文学从十八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向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过渡的标志。简·奥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