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具体问题,分析了中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理论和实践方式,探讨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改革的具体要求、原则、新的改革思路以及在投资主体、资金来源、筹资方式、建设运营方式等多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一、选题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程度已大幅度提高。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场等的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增长,但其发展仍远低于城市化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被过度使用、其边际产出效率急剧降低,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特别在当前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更显得相对缺乏。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也就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其投资涉及资金的筹集(融资)、投入(建设过程)及这些设施的管理运营和投资资金回收并可能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报率的全过程。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公益”属性且资金投入巨大,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成为了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大经济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加之笔者从事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的实践工作,对此问题一直较为关注,意图通过本文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进行规范研究,以期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改革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是基于上述背景,笔者试图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迫切需要为切入口,展开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改革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思路是:围绕如何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进行改革这一中心问题,从抽象到具体,从国外到国内,从提出问题、分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