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同时,中国和中国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前来,为了方便远方来客,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使用了汉英双语的公示语,向人们传达提示、提醒、警告、请求等意图。但令人遗憾的是,公示语翻译的不规范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城市和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对外交流。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长期以来,翻译界对公示语缺乏足够的重视;其次是因为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公示语纠错等表面现象,有些研究虽结合了相关理论但实践性意义并不大;再者,几乎所有关于公示语的研究都直接将语料定为一切种类的公示语,导致研究笼统化。’
本论文以中西方特征差异最大的动态公示语,即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为语料,首先指出当下这三类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即:字字翻译现象严重;译文繁琐,不够简洁;译文对原文意思表达不到位,多有偏差;忽略文化差异,译文语气强硬;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接着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分别讨论了这三类公示语英译在语言层次上的顺应并总结了各类动态公示语的常用语言结构。最后又探索了动态公示语英译中非语言层次上的顺应并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即:物理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面子原则;突显原则。本论文可在实践上为广大公示语译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