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作品的边缘空间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世界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在其八十八岁高龄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莱辛一生作品无数,风格多变,思想深刻。本文将以莱辛的代表作《野草在歌唱》和《金色笔记》和《又来了,爱情》为研究对象,并以空间理论为研究工具,通过详细研究这三部作品中与空间相关的内容,来探索边缘空间对处于边缘地位的边缘人的影响。第一章简要介绍多丽丝·莱辛的生平和创作,以及这三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第二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对莱辛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对《野草在歌唱》和《金色笔记》和《又来了,爱情》的研究。第三章研究空间理论及其发展情况。空间理论最初起源于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他的《空间的生产》为空间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一空间理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而且包括更广泛的空间。继列斐伏尔之后,爱德华索亚和霍米·巴巴相继提出了第三空间的理论,他把空间理论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这里的第三空间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第四章以《野草在歌唱》为研究对象,以空间理论为理论工具,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这部小说中空间的存在形式,并以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为对象,分析这些边缘人所处的边缘空间,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以揭示种族歧视对人们身心的摧残。第五章以《又来了,爱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老年空间以及有色女性的空间,揭示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以及她们所处的边缘社会地位,分析女性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第六章以《金色笔记》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同性恋空间和中年女性空间,揭示同性恋和中年女性作为一个边缘群体,分析这个边缘群体是如何在夹缝中生存。研究表明通过空间理论来分析莱辛的三部作品中所体现的边缘空间和中老年空间等问题,可以唤醒社会对这些人物的关注。边缘空间首先反映了在种族歧视的社会中,黑人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其次反映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贫穷的白人也处于弱势地位。中老年空间主要反映了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也存在情感和生存问题。通过对这些空间的分析,展现边缘人物独特的心理和情感体验,突出人性与社会的矛盾,更深入理解这些边缘人的命运。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外合资企业越来越多,人们与境外的合作也越发频繁,使得英语写作能力在当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越发重要。因此拥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写出优秀准确的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年“到延安去!”曾经是一代青年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他们宣誓“打断骨头还有肉,割掉皮肉还有筋,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为什么他们要来延安?目的就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最革命的青年。  延安是我党培养治党治政治军英才的大熔炉。党的一大批干部在延安经过这个大熔炉的锻造,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能力和本领,他们从延安出发,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与学习权利,为此,要倡导并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的对话与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