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开放环境下的中国资产与海外资产间风险传染研究 ——基于网络连通性分析方法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的20年间渐进式地对外开放,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然而,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也必然带来了国际市场风险的输入和国内风险的输出,外部输入风险已成为我国当前特别关注的对象。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探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对外开放,国内外大类资产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是否产生了新的变化?在常规时期与危机时期,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中各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是否有非对称效应?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本文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和频谱分解的网络连通性模型,从波动溢出的角度来度量国内外大类资产间的风险传染。具体而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的时变特征、非对称效应和频段差异,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防范系统性风险输入提供参考。对于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的时变特征,本文以2014年沪港通开通作为样本断点,发现从中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发出和接收的连通性在近年来显著增加,这说明中国资产与海外资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波动率溢出效应愈发明显。更重要的是,在2015年A股股灾期间,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外溢效应明显,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发出者。对于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的非对称效应,本文实证发现中国的股票和外汇市场所接收的负向波动明显强于正向波动,同时净连通性均为负,说明具有明显的风险输入特征。对于国内外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的速度与渠道,本文实证发现全球大类资产间的波动冲击的传播速度主要集中于低频,其次为高频,而中频不明显,说明全球大类资产间风险传染主要通过各国供应链关联和投资者对经济的长期预期来实现。在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大类资产间低频连通性上升明显,表明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具有长期的悲观预期;而在15年中国A股股灾期间,全球大类资产间高频连通性脉冲式上升,表明在此期间连通性更多是受投资者短期情绪和资本快速流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投资组合构建和监管政策制定都有参考意义。对于投资者而言,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资产与海外资产之间的连通性变化,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国内外大类资产配置进行更好的风险管理。对于监管者而言,本文可以帮助监管机构评估金融开放相关政策的效果,并对系统性风险的输入进行监控和管理。
其他文献
企业融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在企业融资方式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股权融资众多方式中,主要有首次公开发行(IPO),配股,以及面向特定投资者增发股份的定向增发股份。定向增发股份在国外也叫私募发行,是一种运用时间比较长,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市场中比较普遍成熟的融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市场容量逐渐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企业在市场中能运用的融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市
2019年初的A股市场,商誉成为了悬在A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着上市公司业绩信息的披露,整个市场满是剑落泡破的迸裂之声。2014~2016年疯狂并购所积累的商誉随着业绩承诺的到期不仅成为了上市公司面临的难题,也成为了参与资本市场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难题。资产减值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市场如何看待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的行为?上市公司计提减值的动机是否会影响市场对信息的处理?基于上述疑问,本文通过对
国内外许多主流期刊文献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大部分公司并购绩效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因为并购创造新的价值。除单纯为了获取壳资源、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所有权和金融投资的并购外,在许多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中,并购整合成败是关键的一步,而并购整合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薪酬整合。新被并公司的管理层是否能配合主并公司战略方针实现生产目标,创造价值,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言而喻。而薪酬整合中被并公司高管薪酬的制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纸质形态逐渐成为艺术作品中情感叙述的表达形式。纸质的各种形态,以及运用折叠、撕扯、雕刻、裁剪等不同的创作方式创作出独具纸质形态风格的艺术作品,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创作者内心和感情波动。纸质形态在陶艺作品中的运用亦是如此,使得陶艺作品带有一抹鲜活的色彩和给人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文将对纸质形态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来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实践把纸质形态独特的形式融入于我的陶艺创作中,利用纸质
学术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对人类知识的快速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自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科研机构被列入我国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学术创新性往往直接与研究学者、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的学术创新力相关联。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学术论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查阅分析,从中挖掘具有学术创新力的论文,对科研工作者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明
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发生了很多上市公司并购浪潮。不同于西方以往的并购潮流,2006年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后,A股上市公司经历了整体商誉暴增的阶段,其中商誉存量以溢价并购事件层出不穷的传媒、医药、计算机等行业尤为突出。上市公司商誉的暴增引发了市场的关注,2018年年末高商誉上市公司发生了商誉减值、业绩暴雷的狂潮,仅在业绩预告阶段就出现了52家预计亏损在1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商誉的问题成为牵动A股市场
本文的探讨是基于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有多媒体技术介入的新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从静态化、平面化、无声化逐渐朝着动态化、立体化、视听结合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多种传播方式和媒介之中。由于其富有明显的数字媒体特征及多媒体设计元素,新型的数字化企业视觉识别(VI)设计内容能形成一个较之于传统形象识别更为完整、应用更为广泛的体系。首先,阐述了多媒体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对多媒体内
本文在借鉴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文献基础之上,结合技术创新型光伏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五国的光伏上市企业,以2001—2016年的财务数据和专利数据为分析样本,对融资结构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展开研究工作:一是将反映企业年度技术创新质量不同方面的五个指标(专利度、特征度、同族度、同族国家数、年授权专利数)利用熵权法综合为一个指标——年度技术创新总质量(PQL);二
融资融券制度已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制度。它改变了原来的市场运行机制,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模式,从而不可避免地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资产定价效率是衡量资本市场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融资融券的持续发展,导致其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以股票定价效率这一股票市场的关键指标为切入点,使用沪深A股市场的股票数据,从个股崩盘和市场联动两个视角,对融资融券交易如何影响股票定
可转换债券作为中国市场一种新兴的创新金融工具,可以良好的替代配售与定向增发帮助上市公司实现股权融资,自2017年的“再融资新规”出台后,转债的发行数量与规模出现了蓬勃的增长。可转换债券进入中国仍不足30年,政策法规与监管条例快速迭代,形成了目前较为完整的发行交易体系,同时交易市场逐渐成熟,交易者日渐重视可转债的投资。然而,对可转换债券公告效应的研究仍有不足,更缺少对监管差异的考虑。本文在国内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