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氮源配合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氮素循环的影响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红黄泥和紫潮泥)为对象,通过15N示踪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尿素(15NU)、尿素与秸秆配施(15NO-S、15NS-U)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SMBC、SMBN)的影响,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矿质氮、矿化氮、固定态铵和有机氮的变化及其对水稻吸氮量和SMBN的影响,标记底物氮素去向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各处理SMBC、SMBN占全碳、氮的比例平均为2%~5%,SMBC、SMBN在水稻孕穗期最低,SMBN以土壤原有SMBN为主;微生物同化的尿素氮红黄泥为1.76%~8.33%,紫潮泥为1.78%~19.17%;微生物同化的秸杆氮红黄泥为1.69%~4.98%,紫潮泥为2.05%~6.23%。水稻成熟期时,标记底物SMBN的比率紫潮泥15NU和15NU-S两处理低于红黄泥。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强两种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的能力,施肥处理间SMBN差异不显著。 淹水后两种土壤矿质氮均显著增加,红黄泥对照处理(无肥,CK)矿质氮平均为35.85mg·kg-1;施肥处理平均为126.8mg·kg-1。紫潮泥CK平均为128.7mg·kg-1;施肥处理平均为240.2mg·kg-1。在施肥初期,红黄泥标记矿质氮的比例高达65%,而紫潮泥则只有30%左右。施肥初期红黄泥中秸秆氮的矿化速度高于紫潮泥,而水稻成熟时,紫潮泥中由秸秆氮矿化而来的矿质氮是红黄泥的3倍。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强了施肥初期两种土壤对矿质氮的固定。 两种土壤的矿化氮在水稻生育期内均逐步下降。水稻成熟时,两种土壤中标记底物矿化氮比率的大小顺序为:15NU>15NU-S>15NS-U;标记底物对矿化氮的贡献率大小顺序红黄泥为:15NU>15NU-S>15NS-U,紫潮泥为:15NS-U>15NU>15NU-S。直接通径分析表明矿化氮对紫潮泥SMBN的有效性最大。而且水稻成熟时,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水稻红黄泥矿化氮含量,与单施尿素差异达显著水平。 水稻生育期间,固定态铵平均含量红黄泥为150.8mg·kg-1,紫潮泥为358.5mg·kg-1。土壤标记底物固定态铵占总固定态铵的比例红黄泥为0.05%~3.37%,紫潮泥为0.25%~11.02%。施肥后,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在分蘖期最低;晶格固定的无机氮含量高于有机氮,而且有机无机肥配施降低了两种土壤对无机氮固定能力;晶格固定的尿素氮红黄泥为0.28%~2.11%,紫潮泥为3.46%~18.69%;晶格固定的秸秆氮红黄泥为0.15%~0.87%,紫潮泥为1.65%~4.97%。水稻成熟时,两种土壤标记底物固定态铵残留率的大小顺序为:15NU>15NU-S>15NS-U。紫潮
其他文献
农产品“保险 + 期货”试点是化解农业系统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改革内容之一.自 2016 年开始,连续 5 年中央 1 号文件都提到该项试点,
期刊
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和菲(Phenanthrene, Phe)是具有典型“三致”效应的持久性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逐步累积,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B[a]P和Phe一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然而,我国农田土壤缺磷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3,施用磷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磷素在土壤中极易固定,我国磷肥当季利用率只有1
期刊
期刊
自2019年年底以来,为推动种植养殖生产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农业农村部决定在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那么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什么?针对的哪
期刊
机器设备与劳动技能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两个核心要素,其变化与有机融合推动着生产系统的演变.本文通过对工业化不同时期技术进步驱动下生产系统变革过程的分析,发现生产系统有
植物根系吸收传导水分的能力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起决定作用。根系导水率(Lpr)表征根系运输传导水分的能力,是根系感受土壤水分变化的最直接的生理指标之一。旱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为土壤水分不足,研究作物根系吸水机理与水肥耦合效应的相互关系,研究硫营养对作物根系水导能力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帮助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试验以玉米、小麦为材料进行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条
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矿物-细菌之间的吸附作用是两者进一步相互作用的基础。在粘土矿物与细菌共存时,体系中同时存在游离态的细菌细胞、自由
炔草酯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有效除草剂。目前炔草酯已被很多国家投入使用,但我国对炔草酯的使用和残留动态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建立一种检测炔草酯及其代谢物炔草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