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液分析光谱仪研制关键技术及光谱数据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li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润滑油中磨损微粒的种类和含量作为评定航空设备安全健康状况和评判磨损部位的重要依据,其检测的再现性与重复性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及视情维修与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润滑油中磨损元素含量和种类的精准检测,对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延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某些容易造成重大事故的机械运行场所与场合中,精准的润滑油光谱检测不仅可以根据检测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机械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的评判与检测,还能够根据浓度超标的元素种类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及时维修与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现有的航空油液中磨损微粒检测设备多为油液分析光谱仪,主要依赖于进口,且测试结果不够稳定。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光谱仪能够实现对润滑油中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磨损元素的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油液分析光谱仪的激发光源常出现的多种问题并提高光源的激发强度与稳定性,提出对光源进行改进。采用IGBT器件替代传统的辅助电极,改进后的光源激发电压稳定可靠,脉冲峰值电压在11-15k V可调,峰值电流在10-50A可调,利用该电源激发的直流火花光源激发情况好,光谱激发充分,整体发热量低;2、结合激发获得的大量无序光谱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光谱强度的归一化方法,检测结果稳定可靠,达到预期目标;将该算法用于对润滑油中Cu元素进行光谱检测,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的最大值为6.21%。测试数据表明,利用强度归一化法和强度加和能够较好地削弱由于光谱波动带来的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3、针对由于火花激发方式本身的不确定性,实际检测过程中光谱的波动还是无法避免,因而不同浓度下的检测结果也大不相同。本文通过碳元素做为内标元素,在不需要额外添加内标元素的前提下,结合相关算法对不同浓度下的标准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光源波动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再现性和重复性。4、基于BP神经网络并结合MATLAB分别对2组发动机处的光谱历史数据建模分析,以铁元素为例预测其浓度值。首先通过油样历史数据建立一个时间序列,然后,以此时间序列为训练样本用以训练BP预测模型,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铁元素的含量,通过BP网络的在线学习的过程即训练阶段,不断调整各层权值使得最终输出与目标的误差范围在设定范围内,从而达到预测的目的。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平均误差均小于15%,能够满足对飞机发动机磨损趋势预测的需要。
其他文献
日前,一家名为"Facts&Factors Research"的市场咨询机构的报告,2019年全球丁二烯市场约为350亿美元。预计从现在起到2026年,该市场将以4%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届时有望达到430亿美元左右。丁二烯是一种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的化学品。这种化学品具有芳香气味,无色,易燃,且具有高反应活性。它可以混入酒精中,但
期刊
温度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热力学物理量,是所有物质和任何类型研究中最基本的参数。由于传统接触式温度计具有测量时间长、测量精度低和结构尺寸大等缺陷和不足,基于发光材料光学特性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作为一类有发展前景的温度测量途径,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所有的非接触式光学温度传感方法中,基于荧光强度比技术的温度测量方法能够克服对探头浓度、材料均匀性、激励源功率等探测条件的依赖,降低测量误差,提高探测精度
简单介绍了丁二烯的特点及下游应用领域。重点分析讨论了丁二烯下游顺丁橡胶(PBR)、丁苯橡胶(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丁腈橡胶(NBR)五大领域的市场与技术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致敏原引发的哮喘、鼻炎、特应性皮炎、结膜炎、食物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但受小儿临床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的限制,部分药物无儿童剂型,且因缺乏临床研究依据而导致用药剂量不规范、不统一,本文就儿童抗过敏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儿童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共享服务在财务、采购、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深入实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主张将内部的业务财务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流程再造。以财务共享服务为依托,基于管理会计构建管理控制体系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新型管理控制模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总结财务共享服务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共享之间的融合方式以及管理会计基于财务共享实现信息化转型,并进一步探讨企业如何在财务共享背景下,依托于管理会计的转
磷负极材料具有高达2596 m Ahg-1的理论质量比容量,但其存在导电性差和循环性能差的缺点。通过引入活性或非活性金属元素,形成金属磷基合金,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有效缓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大多数金属磷化物都是采用高能球磨,高温煅烧和固态反应等方法合成,这些方法操作步骤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不宜批量生产等,因此,它们的应用被受到了限制。此外,在电极制备的过程
光催化制氢能被认为是解决二十一世纪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在众多光催化剂材料中,g-C3N4二维材料因其特殊性能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包括非金属的共轭聚合物,良好的可见光响应(2.7 e V的禁带宽度)和合适的能级位置。然而,弱光吸收和严重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限制了其在光催化制氢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热缩聚法合成目标物质g-C3N4,采用层间剥离和构建异质结的方法来改性纯g-C
近年来,随着“工业4.0”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4.0”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韩国在数字信息化技术革命的过程中,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韩国积极研究职业教育培训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包括培养复合型新技术人才、构建“政行企校”合作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终身学习制度建设以及打造韩国特色职业资格体系等一系列发展策略。鉴于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应全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建设职业
由于光子晶体光纤不仅具有可控的双折射效应,而且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抗干扰的特性,光纤结构灵活多变,重量轻体积小,所以广泛运用在通信及传感领域。本文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具的高探测灵敏度和广泛的测量对象的特性,在传感以及通信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分别研究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滤波器及传感器,使用有限元分别模拟仿真了其滤波性能、传感特性,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