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3区域合作已经构建出了“基本框架”。中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加强与10+3区域的贸易往来意义重大。研究中国与10+3区域贸易决定因素和贸易潜力对推动中国外贸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建立了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进行了模型的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得到的引力回归模型对中国与10+3区域贸易潜力进行了预测,从而指出中国当前应该深化与10+3区域的贸易,同时要积极调整贸易政策,改善贸易结构。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来进行论述:第一章回顾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运用引力模型的有关研究,并对其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评价,指出了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了10+3区域合作进展和经济概况,包括对其经济规模、进出口规模、区域内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的考察;第三章则重点分析了10+3区域内相互贸易状况,从该区域内双边贸易现状、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区域内贸易依赖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第四章构建了适合中国的引力模型,并且使用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其回归,探讨了中国与10+3区域各国间双边贸易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与10+3区域双边贸易潜力的预测;第五章通过得到的贸易潜力指数就中国与10+3区域各国双边间的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主要结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中国与10+3区域各国间双边贸易的决定因素。双边贸易与两国的经济规模(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与FDI成反比,与两国的人均GDP总体成正比,而两国具有共同边界,共同属于APEC和WTO因素对双边贸易具有正效应。此外,通过预测结果发现,中国与韩国、新加坡两国双边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中国与日本间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而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除新加坡外)间的贸易呈现出不足态势。
论文最后提出了中国参加10+3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